微信聊天中,两个字让你想绝交,那就是
——在吗?
前两天,我母亲大人给我发了一条语音“鹏仔,在吗?”,
我打球回来看到后,就回了个视频电话过去,没人接;联系弟弟,没人接;联系老豆,没人接。
一瞬间慌了神,隔着一千多公里,家里人都同时联系不上,特别是“鹏仔,在吗?”的语音在脑子里回响,
似乎声音有点低沉,是不是家里出了什么事?于是,之后的半个小时,我都处在一种焦虑之中,各种方法联系家人。
后来,老妈接通了电话,“散步去了,没带手机,跟你联系没什么事,就是看看你有没有事?”
然后,很恼火又很庆幸的。
老妈子偶尔跟你玩一玩心跳也不错。
我妈永远是我妈,她有特权。
回想一下,生活中很多人都给我发过“在吗?”,我并不是每次都愿意接受的。
我觉得不发“在吗?”,这是尊重别人时间的表现。
可是问“在吗?”怎么会耽误别人时间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对于时间的感受都不一样,这个被称为“时间颗粒度”不一样,
“一亿小目标”的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半小时,每天的日程表以半小时为最小单位进行安排。
甚至有15分钟颗粒度的“变态”自律狂,比如曾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生活在小城市的人,时间颗粒度大概是1~3个月,常听到“这个月要开始减肥”,“这半年要出去旅行”等等这样的话。
大城市的上班族一般是0.5~3天,常听到“今天上午完成这个策划”,“这个周末前要开个会”。
而问“在吗”的人,你的时间颗粒度一定是比较大的,当你与“时间颗粒度”比较小的人沟通的时候,自然会让对方觉得“浪费时间”。对方一定是憋着一句话在嘴边——有事快说,有P块F。
事实上,一般来说时间颗粒度越小的人越看重时间、越自律、越成功。
与“在吗?”具有同样破坏力的话还有:
——亲,朋友圈第一条点赞,谢谢。
——亲,请给我儿子投票,先关注后投票,每天可以投五次,谢谢。
不是不愿意帮助朋友拿到梦寐以求的钢化洗脸盆,也不是不希望朋友的宝宝获得“冠军”,而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不一样,这应该可以被理解,被尊重吧。
各位胖友,微信上不要问我在不在了,如果没有特别通知,未来至少四五十年时间——我都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