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创,首发忘忧草家园论坛,ID婴宁】
“我们常常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局。但具体到人和事,又太看重结局。” -----题记
那一日,写红楼怀古诗中的西厢记一首,发与师兄看。他如是说,都说宝黛的感情是悲剧,但要分哪个角度看。如果从结局看,一个病逝一个出家,确是悲剧。但从头到尾宝黛二人情感与心灵始终如一,从未改变过,未必是悲剧。
之前,我也写过一篇红楼文字《宝黛的幸福生活》,与师兄的观点大致相同。宝黛二人青梅竹马,不是夫妻却分明比夫妻还要情投意合。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而温柔的时光,已经深刻在彼此的生命里,又岂能轻易地抹去。
我曾不满宝玉没有担当,虽自视为闺阁挚友,却在晴雯等遭受不平待遇时未能出面援手。
师兄认为,宝玉也许没有护好晴雯,以及其他的丫头,但一定会坚定地对待黛玉。否则他不会大婚前混混沌沌,也不会在黛玉去世后看破红尘。
确实如此,试问,在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主动出头又怎样?当初鲁迅评价《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后还会回去。因为她一人之力抵抗不了那个传承了几百年的世俗和社会环境。
宝玉的一些看法,在当时已然惊世骇俗。置身其中,一个人又如何能摆脱自己生活的大环境?《红楼梦》不是武侠小说,宝玉不能行侠仗义扶危济困,长剑一挥与黛玉一起归隐江湖。宝黛的感情更不是文人们杜撰出来迎合大众的才子佳人式故事,总有外挂最终结局皆大欢喜。
《石头记》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作者冷静清醒。二人虽有情,却面临种种难题。此书为曹公十年心血所凝,开金手指这种事,自是不屑也不会的。
后世的读者,总以现今社会的标准去衡量几百年前的人和事,结果自然是失望不已,也低估了该书的价值。
宝玉的抗争,不是公开顶撞母亲以维护那些女孩子,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怜惜着那些娇嫩的花儿们。
他和黛玉相知相惜,用自己的方式爱着黛玉。 爱人不在了,他带着对红尘的失望,也带着对黛玉的一往情深撒手尘寰。所以,看红楼,宝黛二人的结局虽已注定,然过程却令读者的一颗心柔软如碧玉。
人这一生,自出生结局便能一眼看到头,左右不过生老病死。不能因此便放弃了体验过程。目的地在那里,沿途有陡峭的高山也有淙淙的溪流,有荆棘也有一马平川。有黎明前的黑暗,也有彩霞满天。有风雨也有彩虹。
这个过程精彩无限,我们的人生因此丰富而厚重。人生路漫漫,何必忙着赶路而忽视了风景。做事亦是如此,结局不外乎成功或失败。一路打拼,洒下的泪水汗水,唯有自己清楚。过程中有沮丧也有喜悦,人生而有能量,就是要我们去闯。
在过程中才能体验人生的奇妙,用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去践行。生命是一个重在参与的旅程,做事更是一个拼搏奋斗的过程。
只在乎结果未免过于功利,有时候结果也决定了过程的努力与否。注重过程,其实也是注重结果了。
比如一朵花,它的结局是花落,花开放的过程便是它的意义。四季轮回,春的种夏长秋收冬藏便是季节的意义。生命的尽头是消逝,那么我们每天享受生活体验生命便是人生的意义。
宝黛的爱情,结局已昭然若揭,读者越看到后面心里越是心酸惋惜。可换个角度看,二人的日常相处,甜蜜又温馨。
如此一想,便也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