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收到这本书,一到手便急不可耐的读起来,因为丁捷这个名字真正的是如雷贯耳了。
那时候周梅森《人民的名义》掀起了一股反腐电视剧的热潮,很多不为人知的反腐细节第一次展现在普罗大众的面前,坐在家中,从电视机上就能看到那些曾经秘而不宣的打黑大战。中纪委、副省级干部、涉黑、命案,这些情节设置一次又一次冲击着观众的眼球,刺激着每一根渴望公平正义的神经。我就是在这时候看到了丁捷的《追问》,并开始关注这位有着特殊身份的作家。他通过走访二十八名落马官员,得到了数十万字的资料,并经过整理创作,最终编成八章,分别记述了不同官员从违纪到违法,从初尝甜头到终吞恶果的心路历程。正如二月河对《追问》的评价:“这本书堪称当代的’罪与罚’”。
丁捷丰富的人生阅历是他写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少年时期便以免试特招的身份进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90年代中期又调入政府机关工作,正式涉足官场,直到担任某文化单位的纪委书记。早慧的文学少年、高等院校的人民教师、政府机关的基层工作者、党的纪检监察干部,身份的转变是生活赋予他的宝贵历练,他得以在这个社会的不同位置观察与审视,并笔耕不辍地反映所见所感。他很清楚,作为作家,写作的灵感源于哪里;作为官员,手中的权力来自哪里;作为官员作家,他写下的每一个字又将指向哪里。他知道,自己的初心,究竟在哪里。
清醒地认识自己,清晰地洞察社会。作家最基本的两个特质,正是当今文坛很多写作者都缺失的。丁捷则不然,他的这两个特质在《初心》这本书中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使这本书在一众已经落入俗套的散文作品中脱颖而出。他没有进行大肆渲染个人情感的意识化写作,而是由己及人,由家及国,在知天命之年思索人生,反思社会,主观却不失理性,客观又饱含深情。能看出来,他笔下虽深沉干练,但蕴含着一份深沉的爱与希冀,这是人性最本真的情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有的初心。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丁捷在《拥抱:咫尺之远的初心到达》这一节,引用了鲁迅在1930年创作的《无题》中的一句诗。心绪翻涌,关乎无尽苍穹,此时的暗暗无声,恰也蕴藏着霹雳惊雷。鲁迅以笔为刀,刨开旧社会的皮囊,剜去附在民族精神深处的病灶,火一般热烈的文字,炙烤着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每一个污秽的角落。医者疗病,文者疗心,《初心》带给我们的,正是这种现象的当代呈现。丁捷以文者的情怀抽丝剥茧,理清社会在新时期下的新疾病,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文字,对症出拳,直击人心。他这一剂猛药,下得颇有劲头,但丝毫不使人觉得生硬干冷,反而更多地给人美的享受。他在表达上并没有采用说教式的议论,而是大量的辅以案例,寓理于事,用生动优美的文笔,把深刻的道理以利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一部作品是否优秀,不在于堆砌了多少华丽的辞藻,也不在于在表达上使用了多少高级复杂的句式,甚至不在于是否体现了深邃的精神内涵。关键之处,是能否最快的将读者带入作者创造的情境,准确清晰地了解作者的意图,将作者思想和读者个人经历结合,悲欢荣辱相互交融,完成一次超越时间,跨越空间的对语,这是创作中,关于文学接受最本质的要素,也是丁捷一直在坚守的文学初心。只有保有自己初心的人,才能创作出贴近人心的作品。
得、问、思、悟、学、践,《初心》一书分为六个章节,这六部分正是审视自我,重返初心的全过程。读完这本书后,这六个字我思考了很久。它是一本书的主干,更可以作为一个人的生活纲领,作为每个人回望前路,坚守初心的行为准侧。我很高兴丁捷可以把这些分享给我们,分享给每一位热爱生活,忠于祖国,不忘初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