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学习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课时,注意教师用书、解读材料无一不把林冲性格归为“忍”与“狠”两个方面,性格中“狠”我完全同意,至于“忍”这一方面,说他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性格中有妥协、忍让的成分,我却不敢苟同。
固然,林冲是武官世家子弟,岳父张教头家也算和他家门当户对,生活中有安定生活的基础,为了守护住这份生活,其妻寺庙进香始高衙内三番五次调戏他的妻子,他也曾携刀入樊楼寻仇,“恰待下拳打时”,见是自己长官的儿子“先自手软了”,被赚误入太尉府,刺配沧州,野猪林等等,皆表现了忍的一面,但这种忍,不是林冲的性格!
忍只是表现,当时当世的为人处事的普世法则在林冲身上的集中具现,是在现实的官场运行体制和儒家设计、治人者倡导的思想统治框架裹挟下的权衡利弊的表现,是现实价值的在面对爱恨情仇势前一种决择后趋利的结果。
《水浒传》陪伴了我整个少年时期,其中大段的诗词至今尚能背诵。记得某个初中阶段放假的下午,时值秋天,细雨淅沥,我在家后的某处避雨的场所,读完了一个关于菏泽历史的读本,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读到“去时三十六,来时十八双。归来少一人,誓死不还乡”的铿锵誓言,不仅热血沸腾,击节而起。后来一个暑假,从同村的稍长的叔家觅得一本文革前出版的《水浒》残本,字页遗失不少,已发黄乃至晦暗,繁体字,开篇有长长的解读,是用马克思阶级斗争的理论做的评述,不甚喜欢。
阅读要求,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
少年时读水浒,看的是江湖里的打打杀杀,如今看水浒,看的是江湖里的人情世故。社会一直在变,又一直没有变。江湖里的人事物景如迅疾的流水,随时光條忽而逝,但世情人心却如日升日落,爱与恨,权与利在没有刀光剑影的庸常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江湖没有变,还是那个江湖!只是江湖中的人由林冲换成了现在每个卑微如草木的我们。
林冲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是自身的卑微决定的,是和身处的环境和身份地位分不开的。
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假,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别忘了,京东有多少教头?行军布阵的,教习十八般武艺,教拳法的,教骑马的,教计谋侦查的,没有三千,也得有一两千吧,说白了,就是一个教练,也就是一个老师罢了。更何况,宋朝自赵匡胤开始,奠定了重文抑武的基调,武师的身份更为低下。
而高俅官至太尉,掌兵总司令。林冲只是一个军中教官,归高管辖,不能说可以对林冲生杀予夺,估计也差不多。身份地位的极大差别,才造成衙内敢于无视其尊严,三番五次的调戏林娘子,三番五次地谋害林冲;才造成了林冲在权势面前一忍再忍,犹豫不决,苟且偷安。最后面对生命的威胁,才勃然暴发,于风雪之夜,于燃烧的草料场东边的山神庙,怒杀陆虞候三贼。
陆做为他的发小,同事,亲密的朋友,为了迎合高俅的干儿子,换得一点权益,积极出谋划策,谋害昔日好友,江湖官场,哪有什么真正子朋友,不过一个利字而己!
死道友不死贫道!
现在的江湖呢,暗里明里,也不一定不比这惨烈吧。
每个普通人,都在江湖里行走!委屈得吞下,风沙要咽下,眼泪要擦下,挣扎里前行,以得一息之安寝,但愿有朝一日,能成仓廪之鼠。
现在的学生,真的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已,跨越阶层,以便未来有朝一日,能有拒绝的勇气,说不的实力,离开的能力!
人在江湖哪由己,从来皆向利上取。
如不练就过人技,何得所向皆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