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的水乡江南,似乎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引喻的对象。甚至无需过多的翻阅唐诗宋词,就能轻易的看到众多有关江南的诗句。有白居易赞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也有韦庄喟叹“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和江南老。”;又有杜甫感慨“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小桥流水是江南,青山隐隐是江南,莲叶何田田也是江南。
江南的秋天是温润又绝美的。秋雨绵绵,桂花幽香,一派江南美景,是古人归隐的理想去处。似乎江南此地,包容万物,又同时承载着形形色色、芸芸众生的各种情感。而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里,秋雨与桂花在渐渐融合着,一点点成为了江南的代名词。
桂花是娇俏的。秋日的阳光不再热烈,而是如涓涓细流一般,可是落在桂花上,立马变成了金灿灿的光,在枝叶间闪烁,成串成串地盛开,像是悲伤的时候出现在你身旁的活泼的朋友,他就像没有烦恼一般,总是那么积极乐观,你总是从他亮晶晶的眼睛里看见宽慰的欢乐和支持的力量。
桂花是内敛的。李清照格外推崇桂花,称赞它是“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没有瑰丽鲜艳的颜色,远看只是树上几点微黄,同样在秋日盛开,却低调得让人总忘记它的存在。也许某个傍晚,暗香袭来,你会猛地意识到它,感慨一句“桂花开了”便罢。它无处不在地默默地与江南人相处着,似乎已经融入了江南里,不必单单拿出来说。
可淡雅小巧如桂花,却能留下“行遍疏山山下路,满山唯有桂花香”的甜美香气,伴随着轻柔的风送往江南满城,真应了那句“暗渡桂花香”。想来一定是每家每户打开窗都能嗅到那一缕淡甜的桂花香味吧?
这样小小的桂花,被喜爱它的人酿成酒、被造成蜜、被做成糕,到再后来一点,被塑封成书签保存,人们似乎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留着江南秋天的味道。毕竟,江南秋色最为独特。
但或许是因为他们同样知道,江南的秋总是来得快去得快的。
只需要一场秋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很多场景里,秋雨似乎都是悲寂寥的象征。“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秋天的萧瑟,雨的悲凉。在秋天人们见证了许多离别,就像那写枯黄的落叶,被风一吹就摇晃着缓缓落下来,发出一点极其细小的声响,再慢慢消融在泥土里,无影无踪了。可在江南,有着小桥流水和青砖绿瓦的江南,秋雨那点悲伤的意味竟少了几分。秋雨就洗刷着尘世一般,带走原本绚烂的颜色,带走摇摇欲坠的花与叶,也连带着把那些喧嚣与忧愁一同带走了。这样,秋雨洗刷后的江南城镇就被雾气笼罩了起来。于是宁静、唯美、典雅成了它的标签。
秋日的一场雨若是遇上江南的满成桂花,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呢?
若那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敲打在桂树枝头,弥漫起的雾气会一点点笼罩起这座城以及它的每一处景色。于是在迷蒙的烟雨中,桂花藏在微微摇曳的枝头间若隐若现,时不时有几簇顽皮的从枝头飘飘然的落到地上,给青砖灰瓦平添了几分秋色。
可要是再稍大一点,那就真是金黄的灿烂的扑簌簌的桂花雨。花朵夹杂在秋雨中,被风刮着,飘飘扬扬的,猛然一看真有几分“疑是广寒宫里种,一秋三度送天香”的感觉。如此一来,秋雨也沾染上了桂花的香气。待到雨停之时,满地金灿灿的桂花,遇上日出或是夕阳,哪还有半分萧瑟的悲伤,那分明是桂花、秋雨给予江南的馈赠。
自是“桂花落雨香满地,诗情画意总相宜。”
江南、秋雨、桂花,三种相性相投却又各有特色的事物奇妙的结合起来,这样看来,三者似乎真的有些许相得益彰的意味。桂花为江南平添秋色,为秋雨摆脱叹息,而江南秋雨又为桂花宣扬美名。
于是,我愿意偷得浮生半日,在深秋时节去江南那有桂花树的地方等一场雨。听秋雨落,闻桂花香,悠然自得,静享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