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
——海德格尔
01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发现,有许多需要解决的事情,因为心中恐惧、害怕而被搁置在一旁。
我们害怕失败,害怕独自面对无助的自己,害怕拒绝我们生活里的某些人,害怕告诉伴侣我们真正的模样,害怕更认真严肃地看待自己的梦想。
因为恐惧,我们失去了追求心底想要的生活的勇气。时而,我们痛恨懦弱的自己;时而,我们同情这样无能的自己。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做一个果断的决定?斩断这犹疑不决的生活。
有个黑暗但实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种延迟——添加一个人生的坐标,由死亡的终点往回看。当对于死亡的恐惧,终于胜过对于失败、羞愧、拖延、耻辱的恐惧,我们终于采取断然的行动。
当死神猛击我们的胆怯和无力,把我们引到更最为吓人的目的地去,我们才能学会生得精彩。
向死而生。
02
李开复曾是微博上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导师”,和年轻人比谁休息的时间短,以过人的精力为傲,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苛:
“一场演讲不到一千人就不去”
“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万个粉丝,我就觉得内容发得不够”
“当然要分秒必争,而且要无所不用其极地做到最大化影响,让世界因我而不同”
2013年,李开复被确诊为淋巴癌四期。过往的成就功名都成了云烟,曾经觉得重于泰山的事情,都变得比鸿毛还轻。
李开复不得不承认,在死神的面前,人人平等。
他开始接受治疗,大幅削减网络社交时间,改变原本不良的生活习惯。
2015年,李开复基本痊愈。
李开复是幸运的,死神用他那威严的面孔去与他对峙,最后选择了和解。
也许他曾经害怕失败,也许他曾经恐惧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弃,所以他争分夺秒,所以他敢和天公试比高。但今日,曾经面对死亡的李开复,已没有了往时的气焰,放下执念:
“用极大的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宽容的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这何尝又不是一种人生智慧呢?
03
如今很多女生为了美,参加一些所谓的健身减肥训练营。
在短时间内做大量超负荷的运动,吃远低于人体需求的“低碳水减肥餐”,体重的确是在短时内减少了,但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月经不调,皮肤暗黄,精神萎靡……
最极端的案例是有人因过量运动猝死在健身馆的跑步机上,用自己鲜活的生命和死神作了个交易。
以健康甚至是生命为代价的减肥,这样,真的值得么?
从死亡往回看,运动的最终目的难道不应该是保持健康么?当你看着满屏的运动健身文的时候,当你吃着难以下咽的减肥餐时,有没有换个角度想想,其实这只是当下社会各种减肥机构,各种减肥产品生产商为了创收的一种营销手段呢?
人人都满意的地方没有商机,只有因肥胖而产生的羞耻和恐惧才能创造市场。
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不将病态的审美观强加在自己身上。
坚持自律,保持清醒,不因外界干扰所迷惑,不因外界评价而降低生命的质量。
适度的运动,保持内心的愉悦,才是对人生最好的馈赠。
04
古代欧洲,人们会买个骷颅头放在自己的桌上,以提醒自己,让思虑时刻保持集中。
如今,去买个骷颅头放桌上的确不太实际,那我们何不让“思考死亡”成为那个骷颅头?提醒自己,生命有限,要让日子过得更精简。
思考死亡不是无病呻吟,不是悲春伤秋,更不是让我们对生活感到绝望。
思考死亡是用敬畏的心去面对死亡,用理性的思维去规划生活,去自我反省:死亡都可面对了,那还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去恐惧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推脱,不让自己过得更精彩呢?
正如歌词里所描写的那样:
“再没有什么能让我下跪,我们笑着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