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朔,以前知道王朔,很有名,记得好像看过《动物凶猛》或者根据这个改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知道他和徐静蕾有过一段,又知道他好像骂过很多人,自己对他有些偏见,或者说不待见,看完了这本《我是你爸爸》,觉得写的真的很好。想到,我们认识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作家,最好还是通过他的作品,媒体或者说网络这玩意真的看看也就完了。君子不以人废言。
来说这本书,不管这本书有没有影射权威,就只当写一对父子的关系吧。
马林生初登场的时候应该是一个还算开明的父亲的形象,绝不是什么整日酗酒,对孩子又打又骂的爸爸。他和妻子离异,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生活的重心都是孩子。
马林生的第一种形象,严厉的父亲,这个阶段,他会和孩子讲道理,讲啊讲的,如果讲不通就会强制让孩子按照他认为对的道理去做。
我想中国好多父亲都是这个形象,端着,扳着,孩子听话时一切都好说,孩子不听话时就会化身暴君,采取高压态势,强行镇压孩子的反抗行为。这样的好处是,孩子也许会很老实,有规矩可循,但坏处是一旦青春期的孩子有了逆反心理,你的道理再对,方式不对,孩子可能单单出于对抗心里就是不去按你说的去做。
马林生与马锐就是这样。在马锐一次和老师的对抗中,被老师,父亲联合起来强行镇压,父亲给他讲了一通何为权威的道理,讲的通透,结果呢,孩子立刻把这一套用在了父亲身上,对父亲奴颜婢膝的请求,这当然不是父亲想看到的。
父亲决定改变策略,不再当权威,而是完全平等的和孩子相处,想成为孩子的朋友,至少是形式上的。
效果如何呢,朋友当然谈不上,但至少很大程度上平等了。其实平等也未必达到,在一次打球过程中儿子误伤了父亲,父亲恼羞成怒,这后果又得儿子承受。
父子关系中父亲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领导要和手下平等,但是领导不想平等的时候随时可以不平等,而手下只能被动接受。古代的皇帝要和大臣交朋友,大臣别无选择,只能和皇帝交“朋友”,但是大臣如果真的觉得和皇帝是朋友了,那一定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父亲要和儿子成为朋友,更多是父亲的一种姿态,一种策略,其目的和成为暴君都是一样的,都是要达成其对子女的教育。
适度的平等对待当然很好,但是如果过度了效果未必就比暴君好。平等让孩子容易接受,但是如果真的平等孩子还有另一种选择,我可以不接受。那么就会存在辩论,而完全平等的辩论,父亲其实未必能辩论过孩子,这个时候如果要行使父亲的权威,则平等的协议等于没有了,如果不行使,站在父亲的角度,肯定觉得自己的立场是对的,那么怎样呢,看着孩子在他自己“错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我想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做不到。
而且,正如小说中的马林生,父母还有可能进入另一种状态。被自己的付出,被自己的牺牲所感动。我都这样付出了,低三下四的牺牲作为父亲的地位,和你平等的交流,你还不听,你这个孩子真的是……
其实这里面深层次的想法还是,我是父亲我有绝对的权利来教育你。我都做出了牺牲,你还不听,那错一定出在孩子身上。
写到这里,我在想这也可能是我在儿子的立场说话。
小说中的马林生无疑被自己感动了,在大杂院里到处去显示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后反而让孩子反感了。然后父亲觉得,我都牺牲成这样了,还不行,何必呢,我也有自己的生活。
于是进入第三阶段,完全放任,不闻不问,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自暴自弃了。去开始自己的另一段新生活,这样当然更糟,由于疏忽,马锐和街口的小流氓冲突,差点酿成大错。在孩子还没成年之前,第三种方式当然是最错的,好在那样的父母毕竟也不多。
权威,朋友,不管。三种方式,第三种最不可取,第二种不可能完全达到,最好的当然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一起用。
正如小说的最后,孩子说的,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是不成。
在这世上走这一朝,我们只有这一个父亲或者儿子,不能选择其他。我们都要扮演好父亲或者儿子的角色,父亲或者儿子当然会犯错误,但到最后,也是我们的父亲和儿子。
你要允许别人有缺点,你要允许别人犯错误。而且这个人还是我们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