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看《九品芝麻官》,实在不太理解包龙星一个似乎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人,怎么突然就成了一个清官,只是因为戚秦氏的美艳?这样的人物转变和动机实在让人接受不了。
后来,看了另一部电影《谜一样的双眼》,主角为了一个死去的女孩,跟整个司法对抗,我突然有些理解了。当男主看到女孩美好的胴体就这样被摧残,跟着他的视角,我也是一样的震惊,为什么美好的东西就这么被摧毁了呢?美到底有什么错?《谜一样的双眼》整个的故事背景跟《九品芝麻官》很像,司法不公正,社会动荡,人心惶惶,正义早已不复存在,好人也只能随波逐流,这两部电影里的两个主角何其相似,他们本来天性善良,却被时代包裹着前行,不人云亦云,似乎无法生存,于是有人装傻充愣,有人誓撞南墙不回头。
当我们麻木久了,看到戚秦氏的美好被践踏而无能为力,看到正值大好年华的少女惨死却报仇无门,我们的心可能会颤一下,会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重新会揣度公正的所在,包龙星正因为心底残存的最后一丝的善良,才让他鼓起勇气,想去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便是整部影片省略掉的人物内心的过度与挣扎,所以现在看来他的动机时如此地合情合理。
人性的幽微和人物的弧光,是最能打动人的,恰好昨晚又刷了一遍《我不是药神》,那也是将最美的东西摧残掉,完成主角人物的成长,吕受益身上的父爱和责任,黄毛的的忠诚与善良,他们有错吗?却在法与情,情与理之间撕扯着,让人唏嘘不已,但凡存有一丝善意的你会被打动,于是程勇完成了两次成长和转变,一方面是为了赎罪,另一方面是不忍心。
正因为不忍心,不能视而不见,于是有的人成了为肮脏泥泞路上的一朵将被践踏的玫瑰而去战斗,成了斗士,与人斗,与天斗,与自己斗。约斗,自己的处境越凶险,毕竟以一人之力撼动大环境,难度可想而知。
要跟周围形形色色的凶恶之人斗,必定要学一门技术,在《九品芝麻官》里,就成了“吵架”,其实也算是口才的一种,放到现在来看,就是你怎么把黑你的键盘侠骂回去,有仇必报,有架必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隐忍的人是大多数的,我们不屑于骂人,觉得很没品,当然更多的人是怂,不敢骂,骂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样后果,但是骂的确能影响舆论的风向,你不骂不回应,反而显得你更有问题。包龙星最后的胜利,不仅仅是皇帝的撑腰,更多是在引导舆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善事,大声吆喝着,总会有善良的吃瓜群众会对你做了的自己不敢做的事拍手叫好,必要的时候也会振臂高呼。
从张头鼠脑、畏畏缩缩,到敢爱敢恨、嬉笑怒骂,包龙星到底经历了什么?第一、一桩糊涂案子让他背上了各种骂名,出门就被打,成了过街老鼠;第二、戚秦氏的案子让他想去伸张正义;第三、父亲离世叮嘱他要做清官、找高层,他带着希望上路;第四、被暗杀追打,遇到爱人,并告诉他民间的风评对他赞赏有加,这给了他很大的勇气去找高层叔叔;第五、找到高层,却被侮辱,在街头沦为乞丐,伸张正义的希望在源头上被掐断;第六、吃霸王餐
在妓院被罚做龟公,人生最低谷;第七、遇到老鸨的骂人经历,顿悟,觉得跟不讲理的人为什么要讲道理,直接开骂啊!于是一路开挂,此时的他应该也想到了当初跟广东第一状师方唐镜的惨痛经历,人嘛,总得自己给自己争口气,自个成全自个嘛!第八、遇到皇帝,找到靠山;第九、民冤昭雪。
从整个故事线,我们可以看到包龙星的两个很大的转变:第一、从没骨气的懦夫变成了敢骂敢斗的勇士;第二、从耍杂技、妓院等三教九流的手里学到了绝技,斗奸诈之人,你要比奸诈之人更奸诈,才会有胜算。
所以说,论打怪升级的爽感,《九品芝麻官》算是鼻祖了,《延禧攻略》整个斗法不也是这样的吗?以恶斗恶,女主比反派更“奸诈”,而不是之前所有传统故事中主角以正派的方式去斗反派,反而变成了你爷爷和你孙子玩游戏的感觉。
这次写的不全是影评,因为我看的是剧本,就剧本而言,分析一下这个剧本的优点和缺点:
1、主角的动机和戏剧性需求第一场戏就展示了出来,并且跟后面现实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2、以一场官司带出了主要人物和主要矛盾,同时也塑造了他们各自的性格;
3、前面十分钟塑造了包龙星人见人烦,特别不讨喜的形象,人物一开始被压得有多低,后面的反弹越大,爽感越强烈。
4、每个角色的人物出场都比较有特色。
缺点也比较明显,为了形成夸张的效果,加强节奏感,整体的逻辑性会弱很多,比如,在上尚书府邸,尚书找老鸨前来对峙,反应非常迅速,这与反派一开始一脸懵逼的状态有些不匹配,当然这些都是瑕不掩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