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子都长在茎上,但它们的生长方式并不相同:
2、《水浒传》
“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众好汉拥戴!他提出的“招安”遭到了李逵、鲁智深、武松三位将领的反对。
3、“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还有一个《乐经》,准确来说是六经。
4、送给音乐家的对联~高山流水遇知音,阳春白雪传雅趣。
送给书法家的对联~看似点横撇捺,实则恢弘豁达。
送给文学家的对联~万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苏黄。
5、丈~米~尺
1丈=3.3米 1米=3尺 1丈=10尺
6、三国乃魏国、蜀国、吴国。
魏国:曹操是主公,司马懿(仲达)为谋臣。
蜀国:刘备为主公,诸葛亮(孔明)为谋臣。
吴国:孙权为主公,陆逊(伯言)为谋臣。
7、真正的美人,有着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一位台湾诗人说
8、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为了付出与欣赏!
9、四大美女——“沉鱼”之美西施、“落雁”之姿王昭君、“闭月”之容貂蝉、“羞花”之貌杨玉环。
10、关于读书
①读的本意就是将书籍、文书上的文字念出声来。古书上上是没有明确表示停顿的标点的,念书的人必须通过诵读,判断作者的表达意图,在完整的表达单位结束处略作停顿。
②传承经典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熟读成诵。尽管有时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读是一种朦胧之美,它让语言先记诵于心,之后再慢慢反刍、发酵、提升、重组、生长、输出,这个过程犹如春雨润花、清水灌稻般自然和谐。
③叶圣陶先生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④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
我们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做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感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的观念像钉子一样揳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
⑤北宋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意思是一本书要不厌其烦地读上好多遍,读的遍数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就能理解书中的意思。
⑥荀子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还是说文章要反复的读。
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1、素质教育搞了20多年,虽取得一定成绩,但雷声大,雨点稀,喊得多,做得少,思想超前,行动滞后。何以然?有“大气候”原因,如中高考选拔人才的机制、教育结构及评价机制单一和落后;也有“小气候”原因,如教育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更重要原因是理论构建想的多,实际操作研究的少。
12、公之于众,有案可查,我信奉一种透明的领导,即公开的做出承诺,并坚定地朝向他,可以失败,不可以说谎。
13、彼此不理解,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体会他人的悲欢。同理心、同情心,我认为是教育的重要基础。
14、不应放弃,就像一首诗歌中所说的:天黑也好,天亮也好,素馨花永远是洁白的。要走向成熟,就要抛弃对抗的思维方式。慢慢意识到,问题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一起工作,就要共同研究怎么把事情做好,不要把人放在对立面,无论是家长还是同事,包括学生,尝试着站在不同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然后努力促成问题的解决,我们每个人应该是基于游戏规则尊重彼此的主体性和边界,相互尊重却不乏亲密,在合作中彼此成就,我不敢确保一定能抵达,但我确保自己会努力,并且承诺自己会首先做到。
15、有一种根本的思维方式,不抱怨别人,多反思自己,勇敢而主动地承担起责任,用点滴努力,让世界因自己而更美好,这是一种姿态,一种责任感,这样的心才是自由心,尽管世界未必因你而美好,到这种努力,仍然是真正的自由,不抱怨、不存是非心,而是在底线规则的基础上,不断地聆听、引导、协助。
16、我不欺凌你,一起生活要有界限感,要有规则意识,不用权利要挟别才是尊重尊重别人,而非表面上的人情和礼貌。我会帮助你,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全力以赴的提供帮助。
17、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和舒适,学校里不应有重重规则,就像高速路上不应有太多的红灯。
18、写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寻找,寻找可以一触即发的点,寻找起伏有序的情结,寻找与故事相契合的语言。寻找的过程极其艰难,须静下心,往宽里找,往深处挖。寻找的过程,也是期待与惊艳不期而遇的过程。正是这种期盼,才让寻找便得更有价值,哪怕仅仅属于个人的价值。(陈梦敏)
19、课程整合
课程-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包含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整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既可以提供整体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同领域,有助于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不但要有本学科的教学目标,还应当有教育专题的教学目标。如此。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其中必然也就会达到教育专题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要求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则要清晰地表明实施本节课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绝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