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经常会评论一个开悟者,不够慈悲心,不够善良,不够宽容,不够接纳,不够真情,不够智慧,不够神通……
这些是世人对开悟的误区!
开悟的人在红尘中应该什么样子?
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开悟是明心见性,是明理,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
开悟不是成佛,不是修行终点,而是起点……
开悟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是充满了慈悲,永远不会有脾气……
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
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
开悟之人只相当于成就了“性空”的第一个大劫,之后还有更多劫数,乃至成佛。
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
从开悟到修成“佛”,还需要利益众生……
我们平时的“真心”,只是妄识
妄识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
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因此开悟之后,既多情又无情
多情红尘种种 ,眷恋红尘美好,看透这世间种种,慈悲所有人,看所有人,所有事都好,都好,却知都是妄心,因此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游戏红尘,却不真的动心,动情。
无情却是转身,放下,生“出离心”,断舍离,旁观笑看别人和自己的种种念头,绝情而去,知是“真心”。
因开悟者知“此心非彼心”,“多情非真情”。
亦知天道无亲,大道无情,不再落因果幻相, 即便动人间情,念起,随即照见,转瞬即逝,既多情,又看似更像无情无义之人……
别人经常会评论一个开悟者,不够慈悲心,不够善良,不够宽容,不够接纳,不够真情,不够智慧,不够神通……
这些是世人对开悟的误区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者”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
佛指智慧化身,也指上帝,道祖……
达到开悟之后还需要继续修行,仅仅是修行的小学阶段,才刚刚开始……
开悟的人和不开悟的人重要区别在于:开悟的人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包括任何想法;因为知道五蕴皆空,每一个念都知在虚妄,而不开悟的人则相反,他们无意识中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是真的。
所以开悟的人不在意自己怎么看,也不在意别人怎么看……
因为知道:所有想法都是自己从虚无中建立的,都是从本无所有的心地上构建的,所以诸佛(开悟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某种想法看起来多合理或真实。
觉悟的心不以“合理”和“看起来真实”为理由和依据来确定它自己的存在是真的,这种习性是头脑的。
头脑以“合理”、“看起来实在”等来支持和证明它自己的梦幻是真实的。
因此,不开悟的人,会因理由成立而有诸多的指责他人,要求他人。
开悟的人少于指责,却因感知,而转身放下,不纠结于所谓的慈悲。
开悟者都会有活出孩子一般的天真,有着对生活的好奇和乐趣,充分去体验这具肉身带来的惊喜和欢喜,重新看世界。
又会有着对自由的绝对意志,不让任何人和事,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会显得“情商极低”,不顾及情面,拒绝别人,冷落别人。
不会因为于刹那“‘一念’又迷入了‘虚妄’”,把一个虚假的“想法”当作“真实”。
也不会因别人的要求,指责,比如:你应该原谅,你应该宽容,你应该公正,你应该……,开悟的人只遵从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没有应该,只有喜欢和不喜欢……
开悟的人会活成任性的孩子,不问对错,只问心意。
开悟的人会暗合天机,冥冥之中有指引,知可为不可为,一切顺其自然,不再强求,也不因失去而难过,成住坏空,一切如是。
恒沙劫日复一一念一世界,一觉一轮回。
怎么知道自己是开悟的?
1.24小时都在法喜和慈悲中,而不是心生慈悲一段时间,感同身受其他人。
2.能任性,“低情商”在红尘中的时候,却不生任何愧疚心。
3.能完全放松,不再所求任何事,却不生恐惧,不担心,不嫉妒,不妄念。
4.转念极快,转身放下,生出离心,不生自我评判和自我指责,也不评判他人,接纳,允许一切。
5.当能暗合天机,心有灵犀,一切能顺其自然,内在也生一份洒脱。
6.能轻易链接天地之间其他的能量,清晰他人能量的波动。
7.知自己和他人,过去之因,现在纠缠所在,看到未来。
8.各神通渐渐出,却能不陷入幻相,主动关闭神通,入红尘,过着凡人的日子,喜乐从容。
9.不在过去,不在未来,只安住于当下,记忆力只在当下,过去忘了,未来没有恐惧,没想,没有记忆的存储功能了。
10.洒脱,自在,孩子般的童真,会在红尘中玩出更多花样……
11.转念即能放下,即别人说的“冷酷”,生出离心,断舍离,不因“慈悲心”牵绊而强迫自己接纳,转身,忘记。
12.身上散发着强烈的吸引人的光和爱,很多人见到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13.逆生长(脱离集体意识)。
14.福报深厚,财运旺盛(福报的一方面显化)。
15.法身,护法出。
16.散发出满满的祝福和美好之意,很多的爱意流淌,让人忍不住亲近,自己却不在意。
17.不再有我执,没有强烈的自尊,面子,怎样的形态都好(三千面相无一不精彩),注重于内在。
18.不再寂寞,随时与自己合一,与宇宙能量合一。
19.清晰强烈的使命感。
开悟之后还会生气么?还会有爱恨情仇么?
答案:有,只不过念起就会明了因果,有愿意结因果,有不愿意结因果,佛祖有五指山,菩萨有愤怒相,道家吕祖手中有宝剑,佛家叫放下,道家叫顺心意……
不在念头和感受升起不升起,肉身也在三维,只在念头背后,能否有“出离心”,能否“放下”,爱恨情仇,委屈和真理,还有清清楚楚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