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2王翠英
月光下,一颗小小的蛋躺在叶子上
星期天早上,暖和的太阳升起来了。
“啵”一声,一条又小又饿的毛毛虫,从蛋里爬了出来。他要去找东西来吃
星期一,他吃了一个苹果。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二,他吃了两个梨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三,他吃了三个李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四,他吃了四个草莓。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五,他吃了五个桔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星期六,它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
一个冰淇淋甜筒
一条腌黄瓜
一块奶酪
一截火腿
一根棒棒糖
一块樱桃派
一条香肠
一个纸杯蛋糕和一片西瓜
那天晚上,毛毛虫的肚子好痛!
第二天,又是星期天了。
毛毛虫吃了一片又嫩又绿的叶子,觉得舒服多了。
现在,毛毛虫不觉得肚子饿了。它不再是一条小毛毛虫了。它是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它造了一间小房子,叫做“茧”,把自己包在里头。它在里头住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把茧咬破了一个洞,钻了出来……
阿!毛毛虫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这个事故讲了一个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从毛毛虫吃东西看,可看到毛毛虫从星期一到星期六吃了很多东西,从画面可得知它的身体几乎没有长,而毛毛虫在吃了树叶后,他才变成了一条又肥又大的毛毛虫。
若说把毛毛虫比做我们的孩子,毛毛虫吃的东西比喻成我们的教养方式,若用错误的养育方式对待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与实际中的孩子相距甚远。
看到这个茧,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个小故事:一只蝴蝶在蛹里挣扎,用尽全力想要破茧而出。一个小男孩看见了蝴蝶痛苦挣扎的过程,以及蝴蝶多次努力不果,男孩心里很着急。于是男孩跑回家,拿来一把剪刀,把包裹着蝴蝶的茧剪开,帮助蝴蝶出来。当小男孩趴在地上看被他“救”出来的蝴蝶,期待蝴蝶环绕他飞舞的情景时,他却忽然发现,这只被他救出来的蝴蝶,不会飞!无论蝴蝶的翅膀如何舞动,它就是没法飞起来。过不了多久,蝴蝶在男孩的眼皮底下死去。
男孩对待蝴蝶的方式让我联想到娇纵型的教养方式,娇纵型的家长会帮孩子做很多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比如喂孩子吃饭、给孩子穿衣服穿裤子穿袜子穿鞋子等,在孩子玩耍的时候经常会提醒孩子小心;孩子想自己试着穿衣服、开门、帮妈妈洗碗、帮妈妈扫地等等的时候会告诉孩子,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你就可以自己做了;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孩子会无力无助,他会自卑,他会觉得自己无能,他会形成这样的信念,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什么都不会做,我做不好任何事情。被娇纵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的,他从小就被训练得要用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力去操纵和烦拢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个愿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所以娇纵氛围长大的孩子,可能的表现是在家他是国王,在外面他是个软蛋。
当然,父母没有错,这只是他爱孩子的一种方式,只是很多父母不知道,这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而等孩子大后,父母也会发现孩子经常告诉父母的话是我什么都做不好,我不做,我不想做,孩子透露了深深的无力感。而此时孩子的信念是,我需要依赖他人我才能生存。
蝴蝶从蛹变成美丽的蝴蝶,需要经历艰难痛苦的蜕变,只有凭它自己的力量拼死挣扎,它才能破茧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而如果没有这种痛苦的蜕变作为前提,蝴蝶便永远无法成为真正的蝴蝶。孩子也一样,想要孩子优秀,需要去教会孩子承担责任,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虽然对于很多父母来说这个过程很痛苦,特别是对于性格急躁的父母来说是件痛苦的事情,但这值得去等待,值得我们管住自己的手和嘴。
仅用此文来告诫自己,放开我控制的手,去改变自己,努力提升自己,想让洋洋变成美丽的蝴蝶,我只能做到引领,引领,陪伴,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