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三轮车这东西看着四平八稳,可要骑上去,还真不一定能马上适应,起码我第一次骑就颇费了番周折。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女友单位的宝哥孙姐夫妇俩停薪留职在秀水街做生意,女友和我如果去逛贵友大厦的时候总会顺便去他摊位上看一眼。
某周日本来计划去秀水街买件当时很是时髦的真丝纱洗衬衫,逛到宝哥的摊位,见宝哥正往两个大纸箱子里装衣服。“唉,你俩来的正好,你孙姐今儿有事儿,一会儿你们帮我看着摊儿,我把这点儿货给我哥们儿送去。”
“我们哪会做生意呀,再说,您这每件卖多少钱我们也不知道呀。”
宝哥想想也对,正琢磨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女友说:“要不我俩给送过去?”
“也行,不远,就在东四,一会儿回来我请你们吃饭。”宝哥没客气。
帮着宝哥把两大纸箱衣服搬上一辆平板儿车,宝哥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会骑吗?骑过吗?”
骑是真没骑过,可是咱坐过呀,这点儿事都办不成在女友面前多栽面儿,我拍了胸脯:“甭管了,骑骑就会了。”
推着板儿车走了百十米,回头看看宝哥已经没了踪影。又走了一阵,进入使馆区,这里除了每个大铁门外都站着的两个武警,一个行人也看不到。
女友说:“这儿没人,要不你试着骑骑?”
是呀,这要是穿着皮鞋走到东四还不累死。“嗯,试试就试试。”
小心地骑上...
双手死死抓住车把...
缓缓的蹬...
嗯,不赖,能行,就是慢点,估计照这速度到东四该下午了。
腿上加力一蹬,谁知这一下前轮开始猛向右拐,板儿车径直奔着某使馆大门冲去。
原先站着笔直的两个武警吓了一跳,估计他们绝想不到有人会骑板儿车闯关,不由退后一步,大喊:“嘿”。
慌乱中,脚下怎么也踩不到刹车的闸线,仗着年轻,纵身跳下车,身体后仰,鞋底蹭地,死命拽停板儿车。
“不会骑呀!”俩武警笑了。
都说北京人局气,为朋友有困难要上,可今天这事儿似乎有点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意思了。
刚才的“闯关叛逃”是玩笑,但要是骑上大马路撞到人可咋办。于是接下来的路途再也没敢尝试骑行。低头弓背,双手扶把慢慢向前推。平道还好,过立交桥上坡可是遭了罪,车太重直往后出溜。于是原本坐在板儿车上的女友也顾不上形象,跳下来在后面推,我回头看着女友,我们从彼此眼中读到了同一个意思:“再不能干这种傻x事了。”
偶尔会有路过的骑车人放慢速度扭回头张望,也是呀,穿衬衫西裤大皮鞋的板爷的确不多见,更何况板儿车上还有一个穿着艳丽的姑娘。
“看什么看,少见多怪,没见过蹬三轮泡妞的呀。”
终于到了。
货物交接。
原路返回。
“我还要试试!要不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这么多人,行吗?”
“行!”
大概是推车的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逐渐掌握了三轮板儿车的运动规律,知道双手如何用力就能改变它的运动方向。于是回程越骑越顺。
还是使馆区,还是那个不知名的大使馆,还是两个站的笔直的武警,但板儿车已被我骑的风驰电掣。
“呦,学会啦!”声音很大。我知道这一定是刚才那俩个武警。
“会了,牛吧!”女友大声回答。
我俩朝他俩大笑,他俩朝我俩大笑,我们四个都笑弯了腰。
那也许是中国曾经拥有过的最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