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暑假,都会爆出来几条关于贫困学生的问题,昨天看到一条也是,某山区少年被重点高中录取,因为家里太穷,父母都有疾病,自己靠捡废品攒学费,现在已经攒了242元钱。
其实这个只是被看到了,贫困的学生还有千千万,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挣扎着,比如去年被电信诈骗的女同学,因为损失了学费,精神压力大到承受不住。
也可见,这不到一万块的学费,对她的家庭来说有多重要,尽管一万块对有些人来说,都不够吃一顿饭。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生活在底层的民众,与富人的差距似乎也越来越大。
社会学上把一个群体分为三个阶层,
精英阶层,中产阶层,下层平民:
精英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
掌握较多的社会资源,
中产阶层一般从事智力型劳动,
掌握少量社会资源,
平民阶层一般从事体力型劳动,
几乎不掌握社会资源。
因为掌握资源的数量不同,对于资源的分配也不够公平。
精英阶层把资源分配给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人,也就是他们的子女,孩子一出生,便享受着良好的生长环境。
而平民阶层没有什么资源,自己的子女就什么也得不到,他们的子女出生后只能接受普通的教育,有时还会因为家庭原因辍学,长大后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学龄前阶段,
精英家庭的孩子可能是在认字,也可能在学英语,而平民家庭的孩子多在田间地头打闹,跟着别人屁股后面下河捉螃蟹。
上学以后,
精英家庭的孩子可能会上贵族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晚上有补习班,周末有兴趣班,而平民家的孩子上学还要自己带板凳去学校,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是同一个人。
毕业以后,
精英家庭的孩子通过关系进入名企,创业可以从家里得到创业资源,而平民家的孩子需要通过竞争才能找到工作,创业基本上是白手起家。
今年高考状元,北京出生的熊轩昂也说: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显然他说的有道理,从没有享受过社会资源的农村孩子,拿什么跟城里孩子比。
变形计里有个农村主人公,母亲去世的早,家里还欠着银行6万元贷款,高考过后她立即去到饭店打工挣钱。查到分数后不理想,想复读遭到父亲的反对,想去沿海城市上大学,却因为消费水平高又不被父亲允许,只好填了几个西部地区的学校。
同一年参加高考,熊轩昂对着媒体高谈阔论社会阶层问题,她却被告知不允许复读,不允许去大城市,两个人不同的待遇,直接影响了以后谁更有可能获得成功,显然熊轩昂的机会大一点。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凌玲给嘉清报了个夏令营10000多,给平儿报了个4000多,而对有些农村学生来说,一学期生活费都没有2000块,夏令营是啥更不知道。
再说个例子,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出身苏北农村,家境贫穷,考上大学是因为听说可以做官,不用再过苦日子,离家时家里就给了他500块钱和76个鸡蛋。
后来的大学生涯和两次创业,家里再也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相比较王思聪,回国第一次创业,王健林就一把甩了5亿给他“练练手”,还给了万达股份和人脉资源,显然是占尽了资源优势,让刘强东去哪儿说理去?
这也许就是阶层不同的表现。
《圣经 马太福音》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句话归纳了一个现象,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也就是马太效应,而它正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现在的城市就像一个抽水机,不停地从周边地区抽取劳动力,年轻人远离家乡来到城市里,辛勤劳作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但是又被城市的房价拒之门外,使得他们没有办法融入城市。
以前在北上广打工的年轻人,通过努力还能买房定居,现在在北上广工作3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而这样的城市数量正在增加,宁杭津正在奋力追赶。
社会稳定,城市得以高速发展,马太效应凸显,拉开了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也使得平民阶层离城市越来越远,想逆袭成为社会精英也越来越难。
获得雨果奖的小说《北京折叠》里面,创造了这样一个极端的场景:
大概在22世纪,社会空间分为三层,上层人时间最多,空闲的时间也多,下层人时间最少,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生存上,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生存在社会边缘。
书中也隐喻了未来一个现象:顶层人们操控着资源和规则,中层人们努力工作,而底层的穷人,最窘迫。
我们也正面临这个社会问题,很多社会学家都认为:
社会环境越稳定,阶层固化就会越严重,各阶层之间的流动越少,随之表现出平民奋斗成为社会精英,会越来越难。
因为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平民阶层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积累财富和其他社会资源,才有可能跻身精英阶层。
而社会最后一次外力,是40年前的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人抓住了机会,大批平民逆袭成为富商大贾,现在改革开放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也在放缓,社会逐渐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阶层流动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因为社会资源的世袭制,精英阶层家的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平民家的孩子,没有任何资源的帮助,单靠自己奋斗很难取得成功。
首先没有好的资源,名牌大学都考不上,而这个社会好的工作都被985/211的学生抢光了,升职加薪也是优先考虑学历。
其次是家庭能提供的资源有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祁同伟是所有人中,出身最卑微,最没有资源的一个,考上汉东政法大学全凭自己努力,公安厅长的职位是用枪子换来的,他也只能这样做,因为家庭给不了他任何东西。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穷人的孩子面临的困难更大,穷人的孩子命运更悲惨。
《7up》是一部拍了49年的英国纪录片,记录了来自14个不同家庭的小朋友的人生成长轨迹。
精英家庭的john从小就阅读《金融时报》,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要上私立高中,读牛津大学,然后进入政坛。
底层社会的paul则把“吃饱饭,少挨打”当做人生理想。
他们长大后,还是属于自己父亲所在的阶层,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精英阶层的孩子,依然是社会精英,穷人的孩子,依然生活在底层。
例外的是,14个孩子中,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上大学研究科学,最终成了物理学家,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也是所有孩子中成为社会精英的“漏网之鱼”。
尽管结论很残酷,但至少还有一个人成功了,并且概率是7%,这就说明普通人通过学习奋斗还是有机会成为精英阶层的。
在我们国家,应该还低于这个数字,并且随着阶层固化,更多的普通人想要成功,这个数字会变得越来越小。
不久的将来,拼爹作用会愈发明显,如果没有一个好爹,快好好学习吧,留给你奋斗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花生
当红十八线过气作家
农村中老年妇女偶像
等你简信来撩~
其他文章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