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上说,人生下来就带着原罪,这些原罪被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之一被称为“嫉妒”。
家里有个邻居王婶在保险公司上班,闲聊说起来公司里的氛围越来越让人疲惫。
常常是勾心斗角暗潮汹涌,无非是有人签了大单子的时候总有人在暗地里冷嘲热讽,甚至干出更过分的事情来。
“老话说,一棵树嫉妒一棵树的时候,恨不得变成一把斧头。”
“真的有人能因为嫉妒别人的业务量比自己高,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来。前几天我们单位的老赵,签了个十几万的单子,接着被人举报说她做副业做兼职,后来接受调查。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次直接被人捅到大领导那里去,被强制离司了,单子也就黄了。”
后来我也反思过自己,发现有时候我也嫉妒别人,我知道这是很不好的事,也也跟朋友探讨过怎么扭转这种心态。
朋友说这很简单,自己变得优秀就不会嫉妒别人了。后来我还发现很多人都存在这样的心态,都有嫉妒的时候,所以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不要在混得比自己差的人面前表示自己好的方面,也尽量不跟不熟的人诉苦。
因为你的好会引来嫉妒,不好会引来同情背后的幸灾乐祸。
如何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也是一门学问,嫉妒心也许人人都有,但是程度不同,如果是小小的羡慕,反而是存进自己进步的动力;
有些人的嫉妒,控制得当,只会让自己煎熬,并不会伤害别人,也没有出于嫉妒做出任何害人的事;
但是也有些嫉妒不能控制,嫉妒引发妒忌,后果就会不堪设想。
我最近很喜欢东野圭吾那本《恶意》,书里日高邦彦是野野口修的同学,长大后二人同为作家,但是日高很显然比野野口要有写作才能,他们二人再次相遇的时候,日高邦彦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小说家,而野野口修仍然籍籍无名。
后来野野口修策划了一场谋杀,杀害了日高邦彦。直到最后,野野口修也不肯自己交代出杀人的动机是妒忌。
要正视自己的妒忌实在是困难,我想是因为它根植于我们对自己的否认,当我们在妒忌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否认那个自卑自负的自己。
“即使赌上自己所剩无几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
书里那个叫加贺的调查员在调查当年与野野口修相关的校园暴力时,他想起了自己失败的教书经历,他的学生也遭遇了暴力,而自己却无力去拯救他。
当他问施暴的学生,为什么要打人时。
孩子回答说,“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这么一句毫无逻辑,毫无道理的话,却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被打的孩子只是因为比打人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一点,施暴的学生说:“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每天学习的时间也一样长,凭什么他的成绩就比我好!”
后来那个老师跟施暴的学生说,“赢得比赛的正确办法,不是绞尽脑汁让对手变弱,而是想办法让自己更强。”
而妒忌,正是绞尽脑汁让对手变弱的前兆,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自己已经在无法控制地走向黑暗。
人之所以会产生妒忌情绪,是因为看到了自己与对方的差距,但又抵触通过努力来超越对方,便只能贬低对方的成就,来消除自己内心的别扭。
嫉妒对自己产生的直接影响,便是拒绝进步。
“她那么漂亮又有钱,还住那么好的房子,肯定是被人包养了,我不想被人包养,所以才穷到现在。”
“他找到那么好的工作,肯定是走后门啊,我又没后门可走,当然找不到好工作了。”
久而久之,就会怨天尤人,负能量满满,目光短浅,又愤世嫉俗。
想想就觉得可怕。
前一阵微博上很火的“杭州保姆纵火案”归根结底也是有嫉妒心作祟的因素在。
杭州林先生和妻子一块打拼,有了巨额身家,住着几千万的豪宅,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和两个可爱的儿子,一家人过着童话般幸福的日子。
他们雇了一个保姆,女主人善良,保姆说自己需要钱买房子,女主人二话不说拿出十几万。
女主人把车给保姆开,保姆偷窃,女主人说有困难就告诉我,不要偷。
看着与自己同龄的雇主资产几千万上亿,有体贴的老公和三个漂亮的孩子,而自己每天劳累,每个月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
凭什么我要这么苦,而别人却是人生赢家?
最终这场由嫉妒引发的大火毁掉了这个原本完美的家庭。等林先生从外地回来时,见到的是妻子和三个孩子冰冷尸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看到林先生在微博说这句话,作为路人也唏嘘不已。
人的妒忌心究竟可以有多可怕?
妒忌容易让人失去理智和冷静。从而把关注点转移到不重要的点上去。
本来是不重要的点,却一直过不去,把那个点无限放大,最终酿成恶果。
真正的成长,是要学会反思。
要多想想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自己却不行,而不是纠结于凭什么别人就成功了。
不要只看到了成功的璀璨,却忽视换取成功的代价和付出。
要努力相信这个世界的温柔,想要的自己争取,脚踏实地,不炫耀,也不气馁,才会与世界温柔相对。
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总要抬头向前看,黑暗留在身后,才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