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玫瑰][玫瑰]【重点分享第315】:
学习《正面管教》第一章【正面的方法】学习“问题”部分解答:
一、孩子的行为不再像“过去的好时光”那样的两个主要原因是什么?
1、今天的成年人已经不再给孩子树立服从和顺从的榜样了。
2、今天孩子很少有机会培养责任感和上进心。
二、“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是什么?为什么缺乏这些会导致孩子的不良行为?
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心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强: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三、有哪三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三种管教孩子的方法:严厉(过度控制)、娇纵(没有限制)、正面管教(有权威的;和善与坚定并行)。
四、讨论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式的两种最主要的区别,以及为什么这些区别对长期效果非常重要。
许多大人怎么也不肯放弃对孩子过度控制的企图,因为他们错误的相信,除此之外的唯一选择就是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很不健康的骄纵方法。
那些被骄纵大的孩子总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的。他们从小就被训练得要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力去操控和烦恼大人满足他们的每一个愿望。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来想办法逃避责任,而不是培养自己的独立和能力。
五、“当心是什么在起作用”是什么意思?
[调皮]惩罚确实管用,通常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其长期效果是什么呢?通常我们常常被当时的效果所愚弄。
六、惩罚造成的四个“R”是什么?请讲述你曾经经历过的是个“R”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调皮]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四以下四个“R”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
1、愤怒——“这个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叛——“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七、严厉管教方式带给孩子的长期效果是什么?为什么?
[调皮]当过度控制对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时,其长期效果、代价是什么呢?研究表明,经常受到惩罚的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
八、正面管教带给孩子的长期效果是什么?为什么?
[调皮]正面管教,不以任何责难、羞辱和痛苦(肉体上的和精神上的)作为激励手段。
另一方面,娇纵不论对大人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羞辱,并会造成一种不健康的相互依赖,而不是依靠自己和相互合作。正面管教的目的在于获得积极的长期效果,以及立竿见影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管教”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或“受尊敬的领导人”。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于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九、为什么有时候事情在变得更好之前会先变得更糟糕?
[调皮]有些父母和老师并不喜欢过度控制或者骄纵,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他们就会在这两种无效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他们会尝试过度管控的方法,直到他们自己都无法忍受自己的专横行为。然后他们会转向骄纵孩子,直到他们无法忍受孩子被宠的索要无度,所以他们又转回到过度的管控。
十、你希望孩子通过和你互动,培养出哪些内在的优良品格?
[调皮]正面的自我概念、
责任感、
自律、
合作开放的思想、
善于客观的思考、
尊重自己和他人、
同情心、
接纳自己和他人、
热爱生活、
好学、
礼貌、
诚实、
自我控制、
耐心、
幽默感、
关心他人、
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慧、
正直
当孩子们积极地参与到相互尊重、合作、注重解决问题的正面管教中的时候,他们就会培养出这些品格来。
十一、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是什么?它们为什么能带来有效的长期效果?惩罚符合这些标准吗?
[调皮]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负面效果);
4、是否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愿意合作)。
[调皮]惩罚不满足上述任何一条标准。正面管教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符合这四条标准。第一条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十二、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常用语是什么?
[调皮]1、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2、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3、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4、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5、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6、我们呆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7、(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