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我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场合,就算先前准备了怎么说,临场还是有时候会大脑空白,或是词不达意。过了以后又会因为没有表达清楚感到遗憾。请问老师,我如何能让自己在表达的现场能够从容应对,大脑能迅速检索出想要表达的信息呢?
老师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根据你提供的有限信息,我觉得你可能准备得还不够,否则不会临场大脑空白。什么叫做准备得够呢?我给你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的导师库旦普教授。库旦普教授是一个表达能力极强的人,即便如此,他准备报告也极为认真,无论是15分钟的,还是1小时的,都是这样。
即使是一个15分钟的报告,他恐怕也要准备一两天,不仅PPT要反复修改,而且每一张PPT结束的时候,该停一秒钟、两秒钟,还是不停,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有些PPT,他会觉得听众可能听完后要想一下,这时在讲完以后,他就会停两秒钟不说话。有些时候,他需要讲一句俏皮话做过渡,这也是设计好的。
我在跟库旦普教授做研究的前两年,每次我去做报告之前,他要帮我改四五次PPT,至少要预演三四次。后来到我快毕业的时候,他也还是要帮我改两三次PPT,预演一到两次,每一次讲的内容我都会背得滚瓜烂熟。
我要跟你举的第二个例子,是我在谷歌的老板辛格博士。他是谷歌负责搜索和人工智能等最重要部门的高级副总裁,是美国工程院的院士。
辛格博士对我说,他因为有口音,过去怕说话,于是在与任何人谈话之前,都会把要谈的内容写下来,包括和同事之间5分钟的谈话。久而久之,他就能讲了。但是即便如此,他做报告之前,都要请我们事先听一听,提一提意见。从辛格博士的例子来看,我认为任何人做报告的时候,即使不能把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讲什么至少要写到纸上,最不济,也可以拿出来念。
科技圈的人很多时候会问,为什么硅谷的印度人在公司里职位做得比华人高?很多人觉得是因为印度人能讲。不过,这个能讲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很多人只看到现象,而没有看到所谓“能讲”的人,在背后准备时花的时间。
好,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讲话前准备充沛的例子是我的一个朋友。每次开派对,四五个小时就听他一个人说,而且听完,大家收获还很大。过去他和女朋友在一起,从早上到深夜,能说十几个小时,还能让对方感觉意犹未尽。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这位朋友哪怕是在派对上,准备讲什么笑话,讲什么严肃的内容,从哪里切入,都写到了纸上。有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会找个借口去洗手间看看。和女朋友在一起,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因为他做足了准备,所以在别人面前才显得轻松自如。
所以,任何人,多准备、多练习,口头表达的能力就可以提高。但是这里说的准备是真正的充分的准备,也就是我举的例子里的那种,而不仅仅是自己觉得准备好了。对于如何充分地准备,有三个简单的改进步骤,大家可以遵照着来。
第一,把要讲的东西写出来,讲话的时候,实在想不起来就念稿子。
第二,事先做几次预演,让一些同事、朋友提意见,当然自己讲什么要提前背熟。
第三,讲完之后,问一问同事和朋友的反馈。
这些方法坚持做半年,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当然,你如果要想成为一个讲演大师,就得像库旦普教授那样一点点抠细节了。
问题二:每次当我发朋友圈想要表达一些感受的时候,总是觉得想了半天还是只想得出几个词汇。但是,身边有朋友每次发动态,我都感觉文字非常优美。请问老师,我如何才能让写出来的东西更美好,显得水平更高?
老师回答:写作的目的是提高水平,不是显得水平高。文字优美固然重要,但是内容和结构更重要。李清照的词很优美,其实她用词很简单,用典故也很少;她的作品用的几乎都是白描手法,但是有真情实感,就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问题三:我想请教吴老师:很多人都说多阅读会提升表达能力,但是怎么才能判定什么样的阅读会对表达能力有帮助呢?我又能怎么样通过阅读影响表达呢?
老师回答:表达能力也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口头表达水平还是要靠多练习提高,但是书面表达的确受阅读的帮助较大。我给你的建议有两个。首先是选择好读什么,其次是怎么读。
在读什么这方面,我在《阅读与写作》的课程中讲了很多,比如怎么通过有层次的阅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怎么通过区分精读和浏览,兼顾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经典文学作品里,我既讲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也讲了歌德的《浮士德》、川端康成的《千只鹤》。如果你有兴趣了解更多,可以订阅听听。但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阅读的品位。什么意思呢?
读一些格调不高,水平不高的内容,对书面表达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比如,著名教育家傅斯年和一些晚辈聊天的时候,发现如果他们读的都是市井文学,就判断他们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至于怎么读书,我认为今天大部分人的问题是读得太快,读不出作者的深意。
很多人读书是看故事,故事看完了,就觉得读了一本书。这样的阅读,我觉得不要也罢。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故事。
我认为,读书至少要读出三层意思。在小说等文艺作品中,是这样三层:
1. 主人公的想法。
2. 作者的想法。
3. 我对此内容有什么看法。
如果你看的是非虚构类作品,那么就需要读出这样三层意思:
1. 作者的想法。
2. 书里的事件、书里的人物是否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同样的事情能不能在另一个场景下发生第二次?
3. 如果可以的话,那么从这个故事中,我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读出这三层意思以后,不妨看看作者的写作手法,看看他的想法是怎么表达出来的。想清楚了,就学到了,将来你需要在类似场景下表达自我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用了。
问题四:我想请问一下吴军老师,我看了一些书,也听了不少书,可是当我想写点东西的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比如,我对某件事有点印象,但又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我要怎么做才能顺畅地写出我想要描述的东西呢?
老师回答: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很多人读书的时候,似乎明白了别人是怎么做的,到了自己头上,就无从下手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收集写作所必需的各种素材。今天很多自媒体写的东西,显然没有什么真实内容,都是自己脑子里的主观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写作,就有一种“憋”的感觉。
我在《阅读与写作》课程中会讲“有感而发”的重要性,比如,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比前期的水平明显高出一大截,就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经历,有感而发。在课程的最后,我还会讲到著名记者,也是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等人写作的方法。他们用的方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收集别人没有的素材。
好,这就是下手写作的第一步,收集好所需的素材。
写作的第二步,是参考之前的人写类似题材的经验。这就是我们在前面一个回答里讲的,阅读对写作的帮助,也就是阅读需要有针对性,不是看故事。
比如说,我如果要写一篇关于男女平等的杂文,不妨拿出《简•爱》看看,看看里面的女主角是如何论述男女平等这个问题的。阅读的时候,如果我只是记住了一个爱情故事,那是不够的。阅读后,我们要做到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够翻出书中那些文字内容做写作的参考。
这就是第二步,参考类似题材的范例。
第三步就是先搭架子,再填内容。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把想写的东西都列出来,看看如何基于那些想法搭一个架子。在搭架子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想写的内容其实和这个架子无关,那么这时候你就要提醒自己,坚决不要写这些内容。另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先搭出一个架子来以后,发现凑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有了架子后,你就可以逐项填入内容。很多人写着写着,卡壳了,半天憋不出几句话。这种时候,就要根据搭好的架子先把后面能写的写完,回过头来再补上前面卡住的内容。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用这样先搭架子,再填内容的方法学习写作,都度过了憋半天写不出来的阶段。
小结:吴军老师分享的阅读和写作心得,我们可以用于任何领域。你是科学家也好,创业者也好,职场白领也好,都可以用他的阅读方法搭自己的知识架构,然后用他的写作方法来输出思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