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节,一个衣着普通的小女孩盯着橱窗里缀满钻石的粉色芭蕾舞鞋发呆。幻想着有个公主般梦幻的房子,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和换不完的发饰。相信我,哪个女人不想拥有一个超模般的衣帽间,同样,俗话也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一件衣服。就算有一天我有了满屋子的匡威帆布鞋,我也还是觉得不满足。
对购物的上瘾有时候就像吸烟一样难戒,购物的快感在这部电影里展现的淋漓尽致。丽贝卡是一个典型的都市女性,浑身上下被名牌包裹,工资微薄的她只能靠信用卡满足自己对奢侈品的渴望,这种贪婪的欲望让她债台高筑。
失去工作并没有打击到她购物的热情,在去时尚杂志Alette应聘的路上,她刷完了所有的信用卡只为买最后一条打折的绿围巾,所有的信用卡都不够,她发挥了躲债时候的奇思妙想,说自己的外婆病了,要买一条绿围巾作为礼物。一位帅气男士帮她解了围。
嗯,熟悉套路的观众们都知道,接来下就是一系列的狗血和偶然。是的,男士成了丽贝卡的上司,不过不是时尚杂志,而是财经杂志。丽贝卡对经济一窍不通,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经济现象比喻为打折商品,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她的绰号,围绿围巾的女孩。另一个名字,却是不同的人格。
采访、酒会、大批赞赏、上司的青睐,父母甚至在绿围巾女孩的影响下花掉毕生积蓄买了一辆房车,而那个时候的丽贝卡正打算开口向父母要钱还债。她父亲开着车缓缓驶来的时候,真的忍不住笑。自己坑自己,大概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吧。
更倒霉的还在后面,终极追债人德里克·史密斯就像一个巡逻警察,经常在关键时刻出现在丽贝卡周围,多亏朋友苏西的帮忙她才躲过一劫又一劫。曾一度追到公司。但她撒谎说那是以追债为借口骚扰自己的前男友。
人如果说了一个慌,就必须用另一慌来圆前一个慌,这个圈子越编越大,到最后破碎的时候,伤害力和失落感也就越强。
逃了一大圈的丽贝卡没能躲过最终审判,德里克在丽贝卡的直播采访中,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戳穿了丽贝卡的谎言,布兰登竟然还义愤填膺的为她辩护。绝望至极的丽贝卡面对布兰登的愤怒,说出了女人们的心声。
购物时整个世界都美好了,真的变美好了。然后又不美好了,于是我又去购物。
仔细想想,购物不过也是一场谎言。穿了一件过万的貂皮大衣,就真的比别人尊贵了吗?买了上千的护肤品,就能掩盖睡眠不好的事实吗?跨一个LV或者Chanel的包包,不过是为了获得别人表面上的赞叹,哇,你好有钱。我们不过是用金钱铺垫了欺骗自己的底气而已,为空虚的内心筑造一座华美的宫殿来冰冻那种世界不美好的感觉。
世界并没有因此变得美好,我们反而将欺骗自己的能力转移到他人身上,这种欺骗带来的伤害,极难弥补,也极难原谅。特别是对于家人和朋友,但我们在有选择的时候,却往往选择首先牺牲他们。
丽贝卡住在苏西的家里,不交房租,共同躲债。苏西让她扔掉自己的东西,她没有。苏西让她去参加购物互助会,她去了但是无可救药。她提着苏西的伴娘裙和为采访买的上万块紫色连衣裙去参加,被组织者压迫着捐给了二手商店。在手里的钱只能买一个的情况下,她选择了后者。
结果采访失败,心灰意冷的她回到苏西的房子,恰好碰见二手商店的售货员穿着苏西的伴娘服。结果可想而知。
世界在此刻不仅仅是不美好了,已经是灰暗阴冷空荡荡了。这时候,就算Alette的主编找到她去写专栏她也还是拒绝了。最糟糕的时刻,最暖心的就是她父亲对她说的,没有什么可以定义我,除了你和你妈妈。
这大概是全剧最动情的台词了,是啊,满身名牌不能定义我们的身份,公司里的职位也没有这个能力,能定义我们的,使我们的关系和爱呀!如果没有家人、爱人和朋友的陪伴,就是百万富翁坐在游艇里喝高级红酒,也只会觉得这世界不美好。
心情不好了可以大买,心情好了可以特买。这不仅仅是一个以钱换物的过程,更是一种心情的宣泄和释放,对生命节点的纪念。
所以,购物实际上来说,就是自己买给自己的礼物。
礼物除了是个商品以外,更重要的是这背后的温情,而我们无法停下买东西的行为恰恰印证了一个道理,钱买不来温情。
我想,这就是丽贝卡的自白。
金钱无法填补空虚,无法置换感情。
最后,面对橱窗里模特的诱惑,她仍然心神荡漾,但是坚定地大步走过,布兰登为她围上绿围巾,丽贝卡,绿围巾的女孩,活泼、有趣、鼓舞人心,从没让他失望,这个女孩,现在就是丽贝卡。
丽贝卡们,早点找到自己的绿围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