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45年,人们只要戴上VR眼镜,就可以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间随意切换。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是失败者,也一样可以成为超级英雄。
这个画面,来自电影《头号玩家》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也可以通过“元宇宙”,获得从现实到虚幻世界的沉浸式体验。
有人可能会对新的生活方式充满期待,但有人则惶恐不安。
而在《人,机器与社会》一书里甚至这样写道:“人类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会开辟一个‘毁灭性的时代’,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将毁于一旦。”
这是确有其事,还是危言耸听呢?
本书的作者埃尔廷·莫里森是美国的科技史学家,麻省理工资深的史学教授,他在书中引用了很多严谨的案例与数据,讲述了创新的缘起,以及变革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本书也引发了人们深思:在高速创新的社会,如何更好地适应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冲击。
一、创新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
人们常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对于技术创新,很多人认为需要学习专业的知识,并进行大量的研究,才能创造出伟大的发明。
作者莫里森却认为,大多数的人类发明行为,都是无意识或偶然地做着有意识、明确且有规律的事情。
而美国19世纪的几个重大发明,也都源于偶然事件。
在海上交战年代,火炮被安装在颠簸的军舰上,连续晃动不利于瞄准目标,导致火炮的发射率非常低效。
后来火炮连续瞄准方法传入美国,并通过一位下级军官威廉·西姆斯得到推广,大幅提高了美国海军在战争中的优势。
而另一个伟大的创新——贝塞麦钢铁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运气。
亨利·贝塞麦在将生铁放入熔炉时,无意中将本该放在火源中的两块生铁,暴露在空气流中。开炉时,他得到了两块脱了碳的铁壳,也就是贝塞麦钢。
之后贝塞麦还发明了转炉炼钢法,经过10年的探索和优化,让钢铁实现量产,迅速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俗话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以上这两个新思想产生的过程,虽然是偶然所得,但除了运气以外,创新者要在相应的知识氛围中,才会产生有创意的独特想法。
而这些创意,在勇于创新的头脑之间相互起作用,最终形成改变人们生活的创造。莫里森将其称之为“原创性思维”。
莫里森还认为,斯科特与贝塞利之所以获得最终的成功,是因为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束缚,或局限于常规的实验中,所以思维更加活跃与开阔。
而其他国家的一些研究者,虽然更有意识地进行创新研究,但都以失败告终。莫里森指出:这些人失败的原因,恰恰是太想获得惊人的成果。
二、创新也是创造性破坏
从前面的技术创新案例可以看出,所谓的创新,是指由一个新产品、技术和企业代替原有产品、技术和企业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创造性破坏”。
虽然创新能加速知识传播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本质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创新也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使所有人获益,甚至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新技术的发明,即使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社会文明的进程与发展,但每次大的创新,都会遭到人们的抵制,甚至遭受严重的破坏。
1769年,理查德·阿克赖特发明了细纱机后,让传统的个人纺织作坊陷入困境,很多人开始恶意砸坏这些机器;
西姆斯在海军推广火炮连续瞄准时,他的上级也担心变革会颠覆海军原有的结构,因此对他的申请各种阻挠。
就算新设备能代替人类从事的繁重工作,但也难以消除人们的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大部分人很难挣脱旧习惯的影响,适应新的机器与环境。比如在数控机床发明后,一名老技工由于无法改掉过去离岗关机的习惯,造成大量的生产损耗,最终被老板辞退。
走老路让人省心省力,旧习惯也确实让人心安;而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不安全感,让人产生厌恶感,甚至引发激烈的反情绪。但是一味停留在过去而不做出改变,我们最终会沦为时代的“弃儿”。
三、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在19世纪,虽然创造发明了很多新鲜事物,但由于人们的力量有限,因此社会的发展是循序渐进式的,人们有足够的时间从容地去适应这些变化。比如蒸汽机以及钢铁的批量生产,几乎花了整个世纪才被广泛运用。
但到了现代,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创造力,甚至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技术形态。比如我们可以打印出3D心脏,并成功移植到人体内;深潜到11000米的海底,探秘神秘的海洋深处;或者去月球上漫步或到火星上游行。
不过创新是把双刃剑,从广义上讲,创新是提高人均收入的来源;从狭义上来看,创新也会增加失业率。
而创新也会让掌握相关技术的企业与人才,得到更多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加贫富差距,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
莫里森认为,面对科技的迅猛发展,构建一个“适应性社会”很有必要。一来可以弥补并缩短变化和发展之间的差距;二来让大多数人,更轻松地接受不断变化的环境。
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我们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去适应技术的变革。在书中,莫里森提供了这三个方法:
一是积极参与到技术变革中,变成利益相关的成员。比如在网络普及的时代,努力学习智能手机的使用,了解各种APP的性能及应用,熟悉网络支付等,以避免自己成为异类。
二是跳出舒适圈,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增加对新知识的积累,来提高对不确定性的判断力,从而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三是保持开放且包容的态度,多听多看。这样可以提升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并在社会变革时提前做好准备。
但无论如何,在不确定的年代,只有当我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确保自己不会掉队。
正如吉姆梅尔所说:“最高明的处世术,不是妥协,而是适应。”
在《人,机器与社会》一书中,作者莫里森通过对几个技术史的深入描写,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创新者的激情与理想;并感受到新技术在推广中所遇到的重重阻力;以及推广者百折不挠的坚持与自我突破。
就连美国政治家纽特·金里奇也盛赞:“这本书是不折不扣的、有史以来关于创新发展过程以及技术、文化、体制和人类个性发展过程的巨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