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只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君子应该就是能够持续做到中庸的人了吧。
6.13
【原文】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学君子之儒,不要学小人之儒。”
【解读】
接下来几章在强调何为君子?在孔子看来,做到君子就是对中庸最好的实践,因为对人对己好。
6.14
【原文】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tán tái)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
子游在武城做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发现什么人才没有?”子游说:“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光明磊落,没有公事,就不会到我的屋里来。”�
【解读】
这个例子就指出,行事光明磊落是君子的典范。
6.15
【原文】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部队撤退时他殿后掩护,快入城门的时候,他才鞭打坐骑,说‘不是我勇敢才殿后的,实在是我的马跑不动啊。”
【解读】
就觉得这个有点刻意了,不过不居功自夸也的确是挺不错的特质。
6.16
【原文】
子曰:“不有祝鮀(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花言巧语的功夫,外加宋公子朝的英俊潇洒,恐怕很难在现在的社会上立足了。”
【解读】
这里从反面角度来看,花言巧语、表面功夫不是君子。
6.17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哪有外出不经过房门的?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正路呢?”
【解读】
孔子发出感慨,君子是大道,但为什么别人不选择这条路呢?
6.18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有些粗鄙,文采胜过质朴就有点假。文采与质朴相互昭彰,才称得上是君子。”
【解读】
这里继续讲什么是君子,也就是内在的质朴和外在的文采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6.19
【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孔子说:“人能生存下去是因为正直,那些虚妄之徒不过是侥幸躲过灾难罢了。”
【解读】
接着讲正直是君子的一个特性。
6.20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了解它的不如爱好它的,爱好它的不如醉心于它的人。”
【解读】
这里讲君子的三种对知的态度。好知者因为以求知为乐,所以能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乐知者因为以求知为乐,学习实践本身也应该是充满快乐的过程。
6.21
【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中等以上资质的人,可以与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以下资质的人,不能对他讲太高深的学问。”
【解读】
这里把人分了上中下,每个人的根器不同,需要用不同的角度来沟通。而君子之道也不适合对所有人说,只能对中性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