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三个短篇里面,最早成文的是树王,其次是棋王、孩子王。说实话,真实阅读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感觉:树王写得太直接了,甚至有些魔幻色彩。棋王中魔幻色彩少了,多了些武侠气息。倒是孩子王,实实在在的,很真实。据说这三篇文章里最出名的是棋王,我个人倒是最喜欢孩子王。我想着,大约是因为,棋王写得很有武侠感,符合中国人骨子里的侠义精神吧。
第一次读阿城老师的文章,怎么说呢,有种被戳到的感觉。我看书的时候,最喜欢也最害怕的,就是这样的文字,实实在在的,但是直接扎进心里去,戳得人心颤。最是无华动人心。
三篇文章都是文革时期知青下乡的故事。
棋王中每个人都很饿,物质上的匮乏,让人肚子里胃酸的很。当画家说生活得太具体了、当书中的“我”说很想看书的时候,我被打动到。不管在怎样的时代岁月里面,人们本能都会追寻一点精神上的东西,这是我们能够走到今天、安身立命之本。我其实也是如此,一旦沉浸在太过具体的生活中时,我就会有种缺失感。那是一种,我没办法形容、但是会让我原地打转心难安的不快,是需要精神上有所沉迷才能纾解的。我想,沉迷于棋的王一生,大约就是这样的棋王吧。
小说最后,棋王盲棋下赢了九人,我其实心里提了一口气:按照武侠小说的套路,此处他就应该吐喷出一口血,面带微笑溘然长逝——还好还好,这是阿城老师第二本书,这是相对真实一点的人世间,高潮时戛然而止的故事没有发生,我这个读者很是松了口气。
树王的故事更简单,世间万物有用还是没用?老天爷的事情会是有用的吗?这个主旨对我触动不大,我反倒一直在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人会真实地去信仰一个精神?近年来主旋律影视剧作品格外受欢迎,我也是这其中的受众之一,这也是我对国家民族的信心来源。但即便如此,我依然会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呢?14亿人的信心,会不会是一种难以承担的压力?未知之下,我们能否一直如今天这样无条件地自信满满?如何能够做到那般坚决地信任和无条件的执行?那个时代的人们,在对外界一切都失去足够的信息来源的时候,底气和自信又是从何而来呢?
我是真实地好奇,大概也是真实地很难获取能让我绝对信服的答案吧!
孩子王是我最喜欢的篇章,但也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大约就是简单吧。简单地思考、简单地学以致用,学生们简单地接受,一首初三苦,隔着文字都忍不住会扬起嘴角。虽然只是因为没有按照统一制式模板去教书就被调离了,但我依然还是最喜欢这个没有太多深意的故事——大约学生总是单纯的吧。
阿城老师笔下的这三个故事,写得很真实,让人感觉这样的故事就在那个年代真实发生过,他们的日常、思想、状态、言行举止在阿城老师笔下栩栩如生的复现,隔着文字我好像都看到了一幅幅的画面,好像真实看见这样的一群人生活生长如斯。
我常说阅读是打开了一扇让我看世界的大门,这个说法大概是不完全准确的。阅读,是带我进入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里才是,感谢这短暂的一个半小时,我又看见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和生活,真实又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