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苏轼集》中不经意翻到一篇名为“又答王庠书”的文章,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之婿王庠的,主要回答了王庠一些关于治学的疑问。里面提到一个“八面受敌”读书法,颇觉意味深长,且执行起来又十分简单,故特在此分享。
苏轼原文是这样表述的: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丰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以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做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少年求学者,对于每一本书都应读许多遍,一直到彻底读透了为止。书里面所含的内容太丰富了,就像大海一样,什么东西都有。但人的精力有限,只要去拿自己想要的那个东西就好。所以希望治学的人每一次读书时,都能确立一个目标,然后抱着这个确定的目标去读书,不要在途中再生出其他的目标来;然后下一次读书时,再带着另一个目标去读。就像这样,每一次读书都是如此。这个方法看起来似乎迂腐缓慢,可是一旦有朝一日学有所成,就可以运用自如,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受的起别人的推敲了。这与那些什么都知道,却什么都不精通的泛泛读书的人,就绝不可相提并论了。这就是苏轼著名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自己理解了一下。就是对一本书要想真的读懂他,那么首先一定需要读过很多遍。这和我们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意思大约差不多。也就是说,首先要在数量上完成任务,没有数量上的勤奋积累,从量产到质变的飞升就无从谈起。这有点像我每天在简书做日更,不用去想未来如何,只要努力做到每一天都尽自己所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文章更新就好。至少,每一天,都在认真写,每一天许多东西都随着积累字数的增长在增长。
其次,每一次读的时候,都要带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去做,不可以再掺杂其他的目标。然后下一次再带着其他的目标这样做,一直延续。我觉得每一次带着一个目标读书的方法,在内心创造了一种读书的动力系统。也就是说,当我们读书前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这个目标就会在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直到目标最后达成。
目标就像是一颗种子,裹挟贯穿在整个读书的过程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书里所有属于这颗种子的素材都会围绕过来,慢慢地包围住它,直到果肉丰满,筋骨完善,种子的愿望达成,这一次过程就算结束。然后再接着下一次,一直反复,直到所有关于这本书的愿望都达成,就可以八面受敌,来者不拒了。这就算是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了。
感觉苏轼创造的“八面受敌“”读书法让读书这件事有了生命。
无独有偶,前几日刚看到另外一个超级有名的读书方法——费曼读书法。它的具体做法是:从头读,尽量往下读,读到哪儿卡住了,再从头读;或读到后面,前面的模糊不清了,与后面的建立不起关联了,再从头读,这样坚持往下读,直到你完全读懂为止。
费曼全名叫理查德•费曼,是一位得过诺贝尔奖的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这个方法是他创造的,据说超级有效。
仔细想一想,费曼读书法和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似乎有种异曲同工之效。只是那个每次卡住而必须从头再来的地方,变成了一个目标,一个愿望。每次卡住的地方不同,每一次的目标和愿望也就不同,一次又一次,直到所有的目标都实现,这本书就算读好了。
但再仔细想一想,这两种方法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在开始读书前,目标和愿望就已经在心中了,而读书只是为了从书中拿到解答自己心中疑惑的钥匙。但费曼读书法,在读书之前,是没有目标和愿望的,只是看到一条路就去走,走不下去的时候带着“为什么走不下去了”的疑问和目标回头再去走,一直走到走通了为止。
尽管最后的结果可能都是读懂了书,但却是走了不同的路径,也或许是殊路而同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