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编发微信公众号文章,系统提示要选择文章类型和具体范围,我都习惯性选择“情感——人际关系”,原因是什么呢?
我的初衷很简单,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关系对于心理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在恒河猴实验和狼孩故事中得以验证,当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亲身体验。
另一个比较隐秘方面,我这么定义文章类型,反映了内在需要的缺失和对这个需要满足的向往。
人际互动是每个人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部分,大部分人适应良好,有着正常人际互动关系,但也有呈现为心理障碍的,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
按照《变态心理学》(第六版,苏珊)说法,“社交焦虑障碍相对常见,在美国其终生患病率约为12%,在世界范围内是3%——7%,女性某种程度上比男性更可能患此障碍”。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心理障碍诊断都是遵循延续谱描述,没有截然不同的区分界限,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社交焦虑明显降低。
我们知道人是感性的,突出表现是知道做不到,比如知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每天都后悔时间都去哪了,知道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可一天过去才觉察没有做到,人际互动也是如此,知道不等于做到。
人际和谐是心理健康五要素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做的是底线思维,不求最好但求别最差,也就是能应付大多数场合就可以,不需要取悦别人,能取悦自己就行。
毕竟,目前还流行无效社交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最近听到关于人际互动的几个名词区分,觉得可以作为全分类应对技术,来帮助做好人际互动。
我把人际交流等同于人际互动,把人际交流看做一级概念,还有三个二级概念,即人际物质交换、人际沟通、人际关系,大家觉得上述三个词语有何区别,有何相同?
相同点是这三个词语构成了人际互动或交流这个大概念,彼此独立和平等,类似三个外延部分。
区别在于各自代表了不同需要,类似于生理、社会、心理三位一体分类需要,对,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
有了人际交流的细分,也就对应了三类不同应对方式。
首先是物质交换,这是陌生人交流最常见情形,比如商城购物、坐车购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现各自物质层面需要。
其次是信息沟通,这是熟人之间最常见交流情形,大家互动是为了传递信息,比如工作,社会要求个体完成工作任务即可,并不会要求亲密关系等,好公民就OK。
最后才是情感关系,这是家人朋友之间交流情形,不用追求太多,鲁迅曾经对瞿秋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要注意的是,情感关系互动并不是要说多少私密话语,而是多说轻松有趣悠闲话题就可,有则多无则少,彼此舒服即可。
这样对人际交流进行三种分类,本质上是降低心理应对难度,分类应对表现为物质交换说明需要即可,人际沟通说明信息即可,人际关系表达轻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