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天气终于暖和起来,在好天气里开启这个散步系列,希望能把阳光延续到冬天结束!作为散步系列的第一篇,我来到影迷朝圣地——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这个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却有着独门独栋的艺术影院。
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电影中心,有着各种迷一样的故事。其中它的老板江志强的人生故事和这个电影院息息相关。12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到电影节买电影;在海外成功发行了如《卧虎藏龙》、《十面埋伏》、《色戒》等现象级的产品;最重要的是他让非主流的电影得以在院线展映,让观众除了“大片”以外有了更多选择。
托电影中心的福,我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六观看了之前在台湾金马奖屡次加场却依然买不到票的有蔡明亮加持的《大佛普拉斯》,这个打着2b级别旗号的三级片,就是其中有一段喵喵喵的片段让人略显尴尬。(关于这个电影,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8年的今天,曲高和寡的艺术电影的规模并没有实质性壮大或者缩小,更多所谓和院线片不太一样的“小众电影”进入人们的视野。
其实,用“小众电影”来定义这些在国际a级影展获奖的影片是不合适的,因为他们在国外有着一定基数的观影群众,且大多数电影都会在影院放映;
我也并不愿意用“艺术电影”来形容他们,因为他们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仅是艺术性的,许多电影里折射出对社会的哲思,有的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位于旺角商圈的电影中心,非常方便到达。坐东铁线到九龙塘站转观塘线(黄埔方向)坐4站到油麻地,地站C出口右转,沿弥敦道步行至众坊街后右转,再步行约5分钟即可到达。
在弥敦道上,你几乎可以浏览完香港最有特色的“景点”,药房和水客,走两步就一家的711,各种海鲜酒楼和茶餐厅……
拐入众坊街之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天后庙和街区公园,街市和流浪汉,下楼买菜的街坊和破破烂烂的唐楼;翻新中的油麻地警署和慕名而来的游客们……
以及你会路过美都餐室,《花样年华》、《春光乍泄》都曾经在这里取景。
电影中心就在这家ok便利店右拐进去,旁边是一个叫骏发花园的小区。
拐进电影中心的区域,见到几张大的海报,芳华最近在香港刚上映中。电影中心旁边是麦当劳,如果需要连轴转地观影,无妨在这里快速解决餐食。
第一次来的时候,你或许会有些许的惊讶,这个迎来送往、眼观华语影坛二十余年、在将世界优秀电影带入华语世界的努力中有着重要地位的百老汇电影中心,居然是如此市井、亲民的存在,它仿佛和旁边的庙街、唐楼,对面的果栏——那些香港电影中最接地气的场景一脉相承,愈发地相得益彰。
进入电影中心,收银台很贴心地有残疾人柜台,该柜台的服务的工作人员也是残疾人。右侧是一些宣传和排期资讯,以及取票机。
再往前走就是会员中心,这里可以免费租借dvd和cd,右侧是音像店,左侧是库布里克书店,售卖咖啡和简餐。
跟12月深圳新开业的电影中心相比,这里多了一分历史和怀旧的味道:会员是实名制的,需要提交一张相片并且手动填写表格;会员卡并不能马上制作好,而是要两周后再回来取;音像店里卖着或新或旧的蓝光碟和绝版的海报,然而让你犹豫的却是早已没有可以播放的dvd机和光驱,也不再有贴海报和收藏海报的习惯;比起深圳略显华丽的库布里克书店,这里的书店更复古,和香港的二楼书店很像。
影厅在二楼,一共有4个厅,非常符合百老汇的特色的是,厅都不大,但是位置很舒服,灯光很柔和,迟到了有人带位。
看完电影累了,还可以到弥敦道的中华书局走走,三楼是中国文化楼层,除了相关的书籍,还有售卖笔墨纸砚。
电影中心及周边整体感觉还算舒适,就是所有东西都小小小窄窄窄,若是要一天呆在这里还是会比较压抑,建议安排走走停停的行程会更合适。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电影可以下载、有资源你还要去电影院看?仅从观影流程的体验上来说,去电影院更有沉浸感,我愿意付出半天的时间去沉浸在和电影的对话中去,可能这会是让人压抑或释放、感动或愤恨充满着各种情感的两个小时,也可能是让人觉得浪费人生的两小时。
生活本身容易让人陷入重复或者麻木,无论电影好与坏,都可以让我让的感官保持清醒。我想,这就是我的答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