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从电视上面看到里面呈现的家庭都是非常和睦的, 父母都是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小孩,但是对比我们自己的父母,可能就是如果犯错,就直接大骂,逢年过节,几个亲戚朋友可能聚在一起,打牌,谈论的都是谁发财了?谁娶了个漂亮媳妇?谁家里买了电视机?(小时候,我们家穷,看电视,都是在别人家看的)
后来,我接触到外国的思想,才知道有部分小孩的父母也不是理想的父母,他们也会大骂,欧洲和美国是经历了20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育儿思想才逐步被人们接受,中国改革开发30年,虽然人均财富增加了,但是那些基本的思想却没有同步进化,比较欧洲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逐步被人们广泛接受
一个孩子的未来基本是由他的父母决定的,这多少是有一定道理,虽然少部分人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但那毕竟是少数,在中国,大部分人接受的都是义务教育,虽然是义务教育,但是也在不断的通过考试淘汰一部分人,那些学的慢,理解的慢的学生,教育真的很公平吗?所有城市的家长都知道,小孩放暑假了,就应该上培训班,而农村的孩子就只能四处玩,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已不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是比较重要的时候,很多贫困的家庭,父母没有远见,他可能直接就让小孩休学,直接去工地上板砖或者做其他体力活。进入大城市打工,也基本只能从事跟体力劳动相关的工作,几乎所有的大公司都在招聘简介上说,我们不看文凭,只能能力,但是紧接着就会说,大学本科及以上更好。
其实,每个阶段,教育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小学,更多的是启蒙,中学,更多的是培养守规矩,所有的解题步骤都必须按照指定的来,而到了高中,就是抽象思维,因为高中要掌握的内容更多,单靠死记硬背,已经不能胜任,到了大学,又开始讲发散思维,个性创造,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每个能走出来的人,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