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棋对弈和军事作战的相似性
围棋对弈的形式,同两军作战有很多相似之处;兵法上的很多思想都可以在围棋上得到体现;因此,有人说围棋就是模拟战争和练习兵法的游戏,如东汉桓谭在《新论》中就说:“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
围棋的胜负是以占地的多少来确定的,古代军事作战的目的,大多也是以占领地域为目标。围棋黑白双方,象征着双方的部队;每个棋子,就象是一个小的作战兵团;对局者就象是军队的指挥官,运筹帷幄,决战千里;
围棋是两人的对弈游戏,而历史上的许多军事战争中,多国混战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如战国时的七雄割据,三国时的三国争霸;而围棋如果三人来下有没有可能呢?用一张灰色的棋盘,各方分别执红、黄和蓝三种棋子,将规则稍做一点改动,也是可以下的;只是这样的围棋,局面应该会变的更加错综复杂,甚至会无序可循,如果有机会,大家无妨试一试。
军事作战,必须熟悉地理情况,围棋的角,易守难攻,容易做眼成活,对应山峦;围棋的中央,难守易攻,不易作眼成活,对应平原。围棋的边,介与边角之间,对应湖泽。军事作战,总是要先谋生存,再谋发展。因此,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大都是先盘居一方,逐渐发展壮大,待得时机成熟,再逐鹿中原,完成大业;而围棋也是要先占角,再战边,伺机再占中腹,这和军事上的占地顺序是一样的。
军事作战,需要先确定战略方针;然后再确定具体的战术。围棋战略,主要体现在布局,布局水平的高低,布局思路是否正确,是围棋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所以,布局是最难学的。中盘作战,使用的是各种各样的战术,和军事方面的有很多相通之处,如: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等。
军队作战,士气很重要,围棋的对局心态,也直接关系到胜负。如何提高军队的士气和如何使对局者保持一个正确的对局心态,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2.兵法在围棋中的应用
以上说的是围棋对弈和军事作战的相似性,下面以《棋经十三篇》中的《合战篇》为例,谈一谈围棋和兵法的关系。
提到兵法,马上就会想到《孙子兵法》,内容由十三篇文章组成,其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孙武(根据1972年山东汉墓的出土资料,确认了孙武是作者),《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书籍,被后人称为兵学圣典,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奥远长,逻辑缜密严谨,其军事思想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北宋人张拟,把兵法的思想用在围棋上;写成一套完整的棋经;棋内容和体裁都模仿《孙子兵法》,也分为十三篇,详 细的阐述了围棋的棋理和下法,是古代围棋的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代的围棋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现在看一下其中的《合战篇》,这篇文章在《西游记》第十回中,改称为《烂柯经》:博弈之道,贵乎谨严。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两生勿断,皆活勿连。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彼众我寡,先谋其生。我众彼寡,务张其势。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诗云:“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善败者不乱”:两军作战,不胜及败;初学围棋,首先面临的就是失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失败和承受失败,正是围棋学习过程中难过的一关;面对局部的失败,要沉着应战,耐心等待机会,一举扭转劣势。面对一局棋的失败,要认真总结经验,不烦躁,不气馁,调整好的心态准备下一盘棋,无论军事还是围棋,都要正确对待失败,将失败做为成功之母,这是取胜的前提。
“善战者不败”:要想不败,那就要提高作战的水平,做到骁勇善战,武艺高强。怎样才能善战呢?对军队说来,就是要配备好的武器,严格训练士兵;对下棋来说,就是要学习围棋中的局部对杀手段,多做死活和手筋,提高攻杀能力,从而做到不败。
“善阵者不战”:是不是练好武艺,有好的武器和装备就可以取胜了呢?很多历史战例告诉我们,取胜经常不是靠好的装备和武艺,而是要靠阵法取胜。纵有一身盖世武功,阵法不高明,也难免失败。历史上的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武艺无人能敌,但最终也被韩信十面埋伏败下阵来。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后人对其一生的评价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之说,可见诸葛亮也不是靠计谋,而是靠阵法出名。围棋布阵,通常是在布局阶段,除了要掌握“阔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的布局原则,还有许多布局,都需要去记忆,如,三连星,中国流,古代的小铁网等,这是大的阵势;小的阵势就是定式,非常之多,有不少需要去背。把这些都背熟了,理解了,阵法就熟悉了。如果再配上好的攻杀能力,自然就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
“善胜者不争”:即使精通死活和手筋,熟记各种阵法,是不是就可以取胜了呢?结果是否定,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达到“不争”的境界,不争如何能取胜呢?这个问题涉及的内容太多,兵法方面的,围棋方面的,我们以后做为专门的一课,再和大家讨论。
前面讲的都是作战的外观和形式。无论是军事或者围棋,都还需要有战略、战术、军队纪律和作战原则;军纪方面: 《易》曰:“师出以律,否臧凶”,古代军事家,无不纪律严明。而围棋纵然只有对局者一个人,也必须定下纪律:“博弈之道,贵乎谨严”;谨,就是谨慎;认真考虑,严 ,就是严格,细密,下围棋需要认真考虑,以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也。”;并且,下棋中要自始自终地认真对待,“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正是对局者应该保持的心态。
战略重点:“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无论是军事还是围棋,这个说法都是适合的。围棋中我们学过金角银边草肚皮。而这里说的高者在腹,是指要注重中腹。如占角的方法有很多种,分别为注重中央、边和角;这样在占角时,应该选择注重中央的占角方法,其次是角,最后边。
兵力强弱:根据兵力或子力的强弱,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决定是攻击,还是防守。对应围棋的厚薄。当“彼众我寡”时,一定要“先谋其生”,也就是要设法做活;“我众彼寡”时,要控制大局,保持进攻的压力,“务张其势”;当没有好的进攻机会时,不要勉强出击,“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自补是敌方势强时常用的手段;“凡敌无事而自补者”,从而“有侵袭之意也。”的时候,要提高警惕,防止被对方的攻击。
兵力调动:“兵贵神速”是兵法中重要的一条原则;围棋中也要力争先手和主动,以至于“宁输数子”,也要“勿失一先”,因为许多布局和定式,都是先下一方有利,因此围棋的先手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争先时也要分“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就是我们常说的先中后和后中先,这个问题略微复杂一点;如军事上占领一个城池,但是弹药和粮草跟不上,还得费很多兵力送弹药,给养;或者撤退,这样看上去占先,实际上落后。学生的学习中,有些课程,宁愿丢掉几分,而去学习一门新课;这就是宁丢几分,勿失一先;但是有些课程,如“英语”,如果也采用这个方法,待以后要用时,发现学的不扎实,还得回头去学,这样就成了先中后了。为了争先,经常还需要弃子,“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子而取势”;如果对方“弃小而不就者”,一定要注意对方“有图大之心也”。
进攻的策略:首先要确定攻击或防守的目标,判断是不是可以进攻?军队可攻不可攻,主要看其弹药和粮草是否充足;而围棋要生存,就要有两支眼;什么情况下该分断对方进行攻击呢?主要的判断原则是看其是否“两生”,两生则“勿断”,而己方的棋子如果“皆活”,就应该“勿连”,军队有“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围棋也是一样,都是进攻中要掌握的原则。
总的方针策略:围棋和战争一样,都是要“始以正合”,“终以奇胜”,对军队说来,就是要以“正”来合当时的形“势”,简单说就是要以正义的战争开始,以出奇兵致胜为终;围棋方面,是指棋要堂堂正正的去下,不急不躁,待到“四顾其地,牢不可破”的时候,再突发奇兵,以“出人不意,掩人不备”的方式,抓住对方的弱点,一举取胜。
以上探讨了围棋与古代军事和兵法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用围棋来模拟军事作战和演练兵法,是一个很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