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动物一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
大名鼎鼎的《动物庄园》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而他的另一部代表作就是《1984》,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乔治·奥威尔生于1903年的印度,而当时的印度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和多数同龄人不同的是,奥威尔对印度人水深火热的生活报以极大的同情,反感英国的殖民统治。
虽然奥威尔的父亲只是一个职位较低的文职官员,但他凭借自己出色的学习能力,获奖学金进入著名的伊顿公学就读。
毕业之后的奥威尔,去缅甸做了殖民警察,而正是这一特殊的职业,让他感受到了极权主义的丑陋,因此他离开了缅甸,回到了英国。
在英国的奥威尔,做过洗碗工、教员、码头工人等工作,这段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社会压力下贫苦人的生活痛苦,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公,为他接下来的创作生涯带来大量素材。
在奥威尔写下《1984》的第二年,也就是1950年,他就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奥威尔的影响绝不止于小说界。由于他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新词汇,随着作品世界影响力的增强,“老大哥”、“新话”、“双重思想”等词汇,皆已收入英语词典;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欧威尔主义”、“奥威尔式的”等新词,甚至成为日常通用语汇。
故事发生在曼纳庄园,一个普通的、由人类琼斯先生管理的庄园。
庄园里有一头公猪,外号是“老少校”,他德高望重,对人类的剥削感到厌恶。老少校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去反抗,可没多久,老少校去世了。
但他的话已经在动物群中引起了轰动,革命在继续,最聪明的三头猪拿破仑、雪球和声响器组织大家进行活动。
“这天,饥饿很久的动物突然自发地向主人们猛冲过来,顺利地赶走了惊魂未定的主人。革命就这样瞬间地爆发、胜利了。”
动物们统治了庄园,还制定了七条行为准则,这本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一旦领导阶级进行腐败,影响的就是整个革命队伍。
拿破仑用恶狗赶跑了雪球,声响器助纣为虐。渐渐地,拿破仑他们不断违反当初制定的规定,可他们是领导,有理由:他们是脑力工作者,应该享受庄园里最好的待遇。
动物们慢慢相信了。
明明动物们都吃不上饭了,可在声响器的洗脑下,他们也开始相信他们已经比过去在人统治下的生活好了很多,明天也更有希望。
拿破仑他们享受最好的食物,居住在人类精美的房间里,越来越像当初压迫他们的人类了。
这场革命成功了吗?
其他的动物们悄悄在窗户外观看着,正要离去时,听见屋里拿破仑和皮尔金顿因为同时打出一张牌而争吵,动物们又返回来,看着屋里的动静,分不清谁是人、谁是猪了。
《动物庄园》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动物,在本书中,动物被赋予了奇幻色彩,他们会说话,也有人类的七情六欲。
他们在这个庄园里建立自己的王国,初衷是为了反抗“人”的剥削统治。其实,联系上个世纪的英国所处的背景,不难发现,作者这是无声地反抗极权统治。
动物所建立的庄园原本是有希望的,领导们也制定了规则,但作者将原先反抗集团里的领导之一——拿破仑设定为一个冠冕堂皇的享乐者,将他从仇视人类变成了动物眼中的人类。
拿破仑对动物进行了思想上的控制,而这些动物中,反抗者寥寥无几。他们即使有当初革命的热血,但在新一届独裁者出现后,他们渐渐被压制,久了,就有了奴性,连自救都不可能了。
小说结尾说到,在动物们眼中,拿破仑已经和人没什么区别了。作者奥威尔没有写他们接下来的反应,故事戛然而止。
但悲剧已经造成了,可怜这出惨剧中的动物们还以为自己已经在幸福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