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结束,《绿皮书》当仁不让的斩获了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而且本片将于3月1日登陆内地电影市场。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这部在剧本、表演上都无可挑剔的电影。
时间来到1962年的纽约城。托尼是一位在夜总会工作的意大利裔美国白人,他算的上是一位油腔滑调的中年老混混,专门解决夜总会里的各种麻烦,只要敢在夜总会惹事,就躲不过托尼的一顿胖揍,而且出拳稳、准、狠,丝毫不拖泥带水。而且托尼不止拳头硬,口才和脑子也都很不错,在各条道上都有交集。
夜总会要关店几个月,托尼为了生计,接受了一位朋友介绍的给博士当司机的工作。托尼到了面试现场才知道,这位博士是一位世界级的爵士钢琴家唐,他,是一位黑人。托尼作为一位白人,是很歧视黑人的,甚至会把来家里修理物品的黑人员工喝过的杯子扔掉,但是为了高额的工资,托尼谎称自己对黑人很友好,但他还是接受不了给唐当侍者的条件,准备离开。而唐因为要去南方开演唱会,不得不选择一位身经百战的白人来做自己的司机和助手,多方打听下,只有托尼最合适,最后唐给了托尼每周125美元,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
早晨,唐给托尼的老婆打电话,说要借用你的老公8周。就这样一黑一白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起开启了一段喜人又感人的美国南部之旅。唱片公司给了托尼一本书,这便是传说中的《绿皮书》。这本书是一个黑人邮政员针对黑人所写的旅行指南,其中列出来黑人可以去寄宿的酒店和用餐的餐厅,假如黑人去了别的餐厅会面临被驱逐甚至打骂的危险。
第一站两人到了匹兹堡,托尼在一旁全程聆听了唐的演出,托尼第一次被唐的音乐深深的动,在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这个雇主真的不一般。但他对黑人仍旧保持偏见,当他和其他黑人赌钱的时候,有人称唐是他的老板,而托尼立刻反驳道,唱片公司才是他的老板。唐很反感托尼和他们赌钱,并说你有机会进去听,而他们没有。
一路上托尼都在和唐尬聊,直到一个小插曲的出现。托尼在买宝石的地方捡了一块宝石。得知的唐声称即便是捡的也得还回去,或者买下来。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托尼认为在地上捡的就是自己的幸运石,而唐的原则是即使是捡的也不能拿走。最后托尼在唐的强迫下,只能放回了石头。
第二站,汉诺威。托尼发现主办方没有按要求准备好钢琴,而工作人员表示作为个黑人,随便什么钢琴都行。托尼一巴掌上去,对面秒怂,准备好了合同要求的钢琴。就这样一站一站,两人渐渐熟悉了起来,伴随着托尼的一声惊呼,他们来了肯塔基州,在托尼的要求下,唐第一次吃了炸鸡。
当晚他们抵达了路易斯维尔,根据绿皮书的指示,唐只能住在狭小的旅店,这让唐浑身不自在,他出去找酒吧喝酒,却误入了一家白人酒吧,被一群白人围困,好在托尼及时赶到,假装自己背后有一把手枪,解决了危机,并要求以后唐随时和自己在一起。
当他们赶到下一站的路上,车出来问题,托尼下车修车,唐也下车透气。马路对面隔着栅栏的底层黑人看着唐,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一个白人给黑人修理汽车。这里的唐既与托尼不同,也和底层黑人不同,他是一个夹杂在黑与白之间的人。
抵达了下一座城市,主办方热情的款待了唐,他们对他彬彬有礼,因为他是伟大的音乐家。当唐想要上厕所时,却被阻止了,被告知只能上在院子里搭的黑人用的简易厕所,唐很气愤,在坚持下开车回酒店上了厕所。托尼很不解,他认为在哪里都能上厕所,唐则说是为了自己的尊严。在交谈中托尼得知,唐本来能在纽约轻轻松松赚三倍的钱,而之所以来南方是为了用音乐改变南方人对黑人的印象。
巡演的路在继续,在一个雨夜,托尼被警察拦了下来。警察称托尼的意大利裔身份是半个黑人,托尼一气之下袭击了警察。唐也入狱了,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是黑人,很快,参议员就给警长打了电话,要求释放唐和托尼,原来唐给罗伯特·肯尼迪打了电话。托尼大喜过望,而唐却觉得为了这种事开口,他的自尊受到了伤害。两人很快吵了起来,托尼说唐不懂黑人。唐生气的让托尼停车,在雨夜中,唐爆发了,他说白人喜欢他的演出是因为这样显的他们有教养,下了台之后又把他当作黑人,他必须一个人独自承受,既不能成为白人,也不能成为黑人的痛苦。托尼在这个时候终于消除了对黑人的偏见,接受了唐。
在圣诞夜的演出,唐想和托尼一起吃饭,却被告知餐厅不允许黑人进入,没有例外。唐却坚持不能吃饭就不演出,经理试图贿赂托尼让他说服唐,被托尼拒绝。就这样唐拒绝了演出,二人来到了一个黑人餐厅,唐用酒吧的破钢琴弹奏了一曲,气氛被点燃。
托尼和唐连夜赶回了纽约,遇到暴雪的时候,唐让托尼拿出之前的幸运石,祈求帮助。就这样,唐和托尼在圣诞节回到了纽约。快乐的圣诞夜,唐一个人在自己的空荡荡的房间,他最终选择去寻找托尼,托尼一家也热情的接待了唐,接待了这个伟大的黑人钢琴家。
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Don Shirley (1927年1月29日至2013年4月6日)是美国古典和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在20世纪60年代,雪莉参加了一系列的巡回演唱会,其中一些是在南方深处各州。电影视角过度偏向Tony,对真实的Don Shirley进行了离谱的修改,从头至尾都在塑造他和黑人社会的脱节,对自己种族意识的认知缺失。但真实的Don Shirley并非如此,他积极参与黑人民权运动,是马丁·路德·金的朋(Martin Luther King);和黑人音乐Nina Simone,Duke Ellington,Sarah Vaughn关系亲密。 而且,当时的他有三个来往密切的兄弟,在其中一个兄弟的妻子去世后,Don Shirley抚养了他们的孩子。
《绿皮书》(Green Book)是一部以“阶级调和”和“种族调和”为母题的电影,钢琴家Don Shirley(唐·雪莉)虽然德高望重,却因黑人身份屡遭歧视;司机Tony Vallelonga(托尼·瓦莱隆加)是一个意大利裔美国人,为生计奔命。在种族歧视严重的二十世纪60年代,发生在二人身上的误解和歧视最终通过相处和沟通化解。工整可以说是电影最大的特点,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两位主角也有着各自的成长,托尼从刚开始的中年混混,遇事用拳头说话,变成到了后来的为了能够演出顺利进行的忍让;唐则从开始的处处忍让到最后的反抗。两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互相影响了对方。
电影中还有一条感情线,就是托尼写给德洛瑞丝的书信。刚开始托尼写的书信就像我们小学五年级写老师布置的日记,写的就是旅行途中的琐事,比如今天吃了什么,走到了哪里等简单的事情。随着托尼和唐感情的渐渐深入,唐指导了托尼,托尼开始写出优美又饱含深情的句子,让远在纽约的德洛瑞丝心潮澎湃,托尼俨然成为了家族的诗人。到了旅行的最后,托尼已经“上道”了。写信的过程,是托尼把唐当成家人的过程,也是托尼改变自己对黑人歧视的过程。
故事中托尼除了对黑人的歧视,托尼还特别喜欢标签化别人,提起比兹堡,托尼认为比兹堡的女人胸部都大,德国人都是毒蛇,要十分小心等等。现在的我们离种族歧视很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标签化别人。比如说一提到中年妇女便是广场舞大妈;一提到河南人便是偷井盖;一提到女司机便是马路杀手等等,这些标签化就是歧视的表现,标签化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多数人给别人的标签是片面的,是非黑即白的,太多的标签化不利于我们全面的认识一个人和一件事,我们只有自己去了解,自己去感受,才能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保持清醒。
总结:《绿皮书》是完成度很高的公路喜剧片,人物塑造完整和细节使用精彩,剧作与表演堪称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