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提出,爱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
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有爱的能力,可是这种爱的能力因人而异,有高有低。
常听到父母这样教育孩子: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诚然,我们不能否认母爱的伟大,父爱的宽厚,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真正的爱是“细无声”的。
在爱中生活的人,他是有觉察爱的能力的,不用大肆宣扬你有多爱,真正的爱可以用心感觉得到。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指出——天真、孩童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不难看出,一个孩子爱的能力大小取决于他身边的人给了他多少爱,相应的他回馈的也是多少爱。都说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极大。
前两天看了一个《超级演说家》的视频:
在孩子懵懵懂懂还不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父母肆意谩骂,厉声斥责后告诉他:我这是爱你,我是为了你好。
其实,孩子远远没有那么傻,他明白——那不是爱,那是情绪的发泄。
“我是爱你的,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些以爱的名义制约孩子爱的能力的父母,你们可曾这样想过:当时是你们选择了孩子,不是孩子先要强行闯入到你们的世界的!
鲁迅有这样脍炙人口的名句: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
谁都不想承认自己是怯懦者,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无可救药的,可是扪心自问——在外面受了气,心情不好,回到家,你会不会拿孩子出气?中国历来就有“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是你拿孩子出气的时候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不是为了教育孩子。
我看到过不少这样的父母,自己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要啥给啥,说啥应啥,一旦心情不好,可能孩子连呼吸都是错的。
家庭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心的去爱孩子,用心的教育孩子,才会有“你陪我长大,我伴你到老”回报。
有一次,大学课堂上老师说到那些被子女抛弃,无家可归的老人,她说,他们值得同情,但也应该受到谴责,因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没有让他们真正学会爱的能力,给社会造成了压力。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儿不近人情,但转念一想还是有点儿道理的。
没有人生来就会爱人,也没有人生来就具备爱的能力,我们谁也没有那么大的自信义愤填膺地说自己有多强大的爱的能力。爱的能力需要后天的不断练习才能日益增强。
父母有可能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可能没有那么多经验来教育孩子应该如何去做,可也不能因为没有经验随意对待。“会生的人很多,会教的人很少”,如果是真的爱,就算你不懂,也请用心点儿,慎重的去对待,不要以爱的名义去宣泄个人情绪,给没有具备爱的能力的孩子带去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