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了一个暑假的书,终于被我翻出来好好看看了。
翻开看,一下就被他的序吸引:
做一次明朗的航行(代序)
人生好像一只船,世界好像大海。人自身好像是驾船的能手,历史
的便斜与时代的选择好像时而变化者走向的水流与或大或小的风。
人生又像是一条水流,历史就像是融合了许多许多水流的大江。你无法离开大江,但你又发现大江里布满了礁石,江上或有狂风,江水流着流着会出现急剧的转弯、急剧的下降和攀升,以及歧路和迷宫。
人生又像是一条长路,也许在它快要结束的时候你又发现它其实是那么短。你莫知就里地被抛在了路上。你不可能停下来。于是你蹒跚地走着,你渴望走上坦途,走上峰巅,走进乐园,走进快乐、成功、幸福或者至少是平安的驿站直到理想的家园。然而,你也许终其一生没有得到一天心安。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地狱未空誓不成编”以及“文章憎命达” “从来才命两相妨”之类的名言。我无意提倡乃至教授廉价的近于白痴式的奉命快乐。我所说的快乐、健康、坦然、清爽与光明,不是简单地做到如老子所说的“复归于婴儿” ,而是另一种超越,另一种飞跃,另一种人生境界:是承担一切忧患与痛苦之后的清明:是历尽至少是遭遇一切坎坷和艰险的踏实;是不仅仅能够咀嚼而且能够消化的对于一切人生苦难的承受与面对一切人生困厄的自信:是把一切责任一切使命一切批判和奋斗视为日常生活的平常平淡平凡;是九死而未悔、百折而不挠的视死如归,赴难如归,水里火里如履平地;是背得起十字架也放得下自怨自艾自恋自怜的怪圈的大气:是不单单拥有智慧的煎熬和困惑的痛苦,而且拥有智慧的澄澈与分明的欢喜,从而是更包容更逐了一层的智慧:是大雅若俗大洋若土大不凡如常人,从而与一切浮躁,与一切大言哄哄乃至欺世盗名,与一切神经兮兮的自私、小气的装腔作势脱离开来。
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做一次明朗的航行吧。
驾驶着你的人生之船,使你的航行更加明朗一些吧。
上智慧和光明、让光明的智慧与智慧的光明永远陪伴着人的生活吧。
永远与智慧和光明为伍,永远与愚昧和阴暗脱离,这是可能的吗?
这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
2002年8月于北戴
好吧,跟着这位长者来看看他走过路过的人生之路的种种感悟人生。
1.生命如屋
“我看过一个美国电影,影片的名字叫《生命如屋》 (Lire as a Mouse) 。讲的是一个煽症患者在他生命的最后四个月以疯狂的热情拆毁和重建了他的房子,临终遗言说,他的生命已堡存在他的屋中。
就是说,不要轻信那些漠视人的生存问题,捏着鼻子蔑称之为“形而下”的纨绔子弟的牛皮大言。一切不关心人们的生在条件生存质量的理论,都有几分云端空论、大而无当的可疑之处。
就是说,你为生存而从事的工作、劳动、,你为之花去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是值得的、甜蜜的与健康的,至少是正当正常正派的。你的快乐虽然不仅限于生存本身,但也就在生存中而不是在生在以外。宋儒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而且人欲要彻底地灭,这是混账至极的学说。天理就在人欲中,人欲并不限于极度地消费,也表现为贡献与节制自身。人欲中既有生理的欲望也有精神的高层次的欲望。印度圣雄甘地提倡的简朴的生活与高深的思维,不能说就不是人的欲望。人欲中有着理性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因素。至少人欲可以升华为理性和智慧。人欲可能有恶性泛滥的危险,它需要调节、引导、控制,但这种引导和控制并不视人欲为敌。很简单,没有自我调节与控制,人类就不能很好地生存;而没有生存的欲望,没有改善生存的欲望,也就发展不起理性和智慧。毕竟人的欲望不仅是肠胃与生殖器直到四肢的欲望,也包含了大脑和心灵的欲望。
笼统地咒骂人欲横流,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初级阶目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解决温饱问题才不久,或者一部分人尚没有解温饱问题的地方,给人一种宋儒或者邪教教主的感觉。而只限于感官欲望的满足,又未免给人以停留在动物阶段的感觉。
我们需要活着,也需要活着的价值与证明。
2.逆环境更适合学习。
“某种情况下,我甚至要说,恰恰是在身处逆境之时,学习的条件最好,心最专,效果最好。顺境时人容易浮躁,周围常常会有各种朋友、跟随者、慕名者、请教者;顺境时你常常忙于说话、写字、发表意见、教授旁人、好为人师;顺境时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志得意满,看到的是旁人的失缺;顺境时你必须满足社会与众人对你的期待,你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去做旁人要你做的事情,比如出席某些活动、仪式,而目的仅仅是为了表示你确已出席。而逆境时、被晾到一边时、“不可接触”时、“不准革命”时,正是不受干扰地求学的良机、深思的良机、总结经验教训的良机,是严格地清醒地审视自己反省自身解剖自身的良机,是补充自己、壮大自身、使自身成长、使自身更新的良机,是学大知识、获大本领、得大彻大悟的最好契机。”
老话常说,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在逆境中真的安排自己学习、反省总结自己……从得而大彻大悟?
3.多几种生存与创造的“武器”
“从这里便要说到学习语言的问题。谈到学习,没有比学习语言更重要的了。多学一种语言,不仅是多打开一扇窗子,多一座获取知识的桥梁,而且是多一个世界,多一个头脑,多一重生命。”
为了寻找人生的登机通道”一位46岁开始学习英语的中年男人:
“我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了,我觉得为时未晚,我给自己规定的硬指标是每天背三十个单词。学习使我觉得仍然在进步,在不断充实。学习使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潜力、生命力,使我的生活增加了新的意义,每一天每一小时都不会白过。学习使我摆脱了由于一人而孤身海外而有的孤独感。学习使我摆脱了不少低级趣味和无聊纠纷。不是说我有多么崇高,而是我实在没有工夫搞那些没有出息的事。”
让自己在逆境中有所增益、进步,多一种享受,多一种人生,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井底”
“语言是知识、工具、桥梁,当然这些说法都是对的,然而语言与学习语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沟通的便利和一些有关我们的世界及我们以外的异民族异国土的奇妙知识、间接见闻,它还带给我们一个更加开阔的心胸,更加开放的头脑,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更多的比较鉴别的可能与比较鉴别的思考习惯,这里还包括了一种对于世界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的了解与爱惜,一种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恕道的深刻理解,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与此同时,就会克服和改变那种小农经济的鼠目寸光,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心理与“美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的媚外心理,抱残守缺的保守心理或者夜郎自大的荒唐与封闭,还有人云亦云的盲目性与非此即彼的简单化。
学习语言是一种享受,享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享受人类文化的全部瑰丽与相互作用,享受学而时习之的不尽乐趣,享受多种多样而不是单一的、相互区别甚大而不是大同小异的不止一种的人生。”
特别欣赏佩服这样“不息”的人,生命不息,学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