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家的一位小侄子,正吃着饭,就跑到房间里哇哇大哭,弄得大家摸不着头脑。细问才知道,原来刚才他妈妈失手打了一只碗,大家都没说什么。几天前他也打破了一只碗,他爸爸妈妈把他狠批一顿,联想到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小孩觉得委屈了,哭着控诉问:“为什么我打了碗就批评我,妈妈打了碗就不批评妈妈”?
可见,在孩子的认知里,被批评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公平,不能受委屈。
孩子这样想,是因为不谙世事。
理论上说,哪有人做事永远完美不出错,出了错,让人家说上几句,也是能接受的事情。即使没有人“说”你,不是还有个“吾日三省吾身”嘛,何况我党一直就主张“批评与自我批评”。
倘若一位成年人也这样想,那只能是单纯了。
掺杂了地位、现实、面子等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成人之间很少有真正意义的批评了。即使是某人真正做错了事情,也不见得有人带着指点和栽培的心去批评,大多数人选择的是与己无关式的沉默。自己的错自己扛,能有个安慰就不错了,哪有什么真心的批评呢?
记得刚毕业上班,因为做事不仔细,被上级领导批评,很羞愧。那位领导最后说,批评你是把你当做自己人看的,你看我啥时候批评过不相干的人?可见,出了错能被批评,也是因为是“自己人”,是待遇。
真要论起来,成年人迫于各种压力,承受的更多的不是善意的批评,而是不得不受的委屈,打掉牙和血吞的艰难。
网上、电视剧里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千辛万苦签下来的广告合同,多次易稿,加班熬夜满足雇主各种无脑要求;为了冲业绩,销售人员陪着客户喝酒喝到吐,如果是女性,还不得不忍受来自男客户的各种隐晦的暗示或者“咸猪手”;冒着大雨赶到约定的保险合同的签字地点,却被客户放了鸽子……
这些源自于现实的经历,带着满腹的委屈和辛酸,哪有什么公平可言呢?
可社会就是这样,越是成熟的人,越能适应这种痛,就连歌曲《真心英雄》都这样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抱着委屈不放的人,反倒让人觉得幼稚了。
最近,我的家乡大同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部分保护不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报》建科【2019】35号文件点名批评了,说是历史文化街区内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执迷不悟,将取消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通报一出来,大同市各界哗然,大同的市民们议论纷纷,为政府担忧,为大同委屈,更为未来忧心。
抱屈者云,这不公平,北京市在修建的过程中推到了多少历史文化建筑,也没见中央点名批评过?凭啥我们的政府怀着谨慎的态度,参考史料,力图还原明清重镇、辽金陪都的面貌,在原址上修建文庙,城墙,牌楼,明堂公园等建筑,下大力气外扩和保护了云冈石窟,华严寺等等,这恢复和保护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深得人心的,为什么不仅没得到表扬,还受到批评?
初看通报,我也是很委屈,认为挑刺容易做事难,专家就像那刁钻的客户,只会卖嘴扇风,不顾你这里苦干实干。
大同市的城市设计者们,按照梁思成先生的思路,建设一轴双城,东边新城,承载教育、文化,行政、医疗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功能,西边老城承载文化遗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几年,城市美观了,街道拓宽了,“大同蓝”更是全国有名,为什么做出来这么多的成就,专家居然给出了这样的严苛的意见?
细细思忖,这刺挑的也不能说无中生有。是不是在拆旧过程中,有传统的,有文化留存价值的东西一并被粗暴对待了呢?是不是在建新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商业化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倘若我们的政府在做事的同时,能广开言路,综合考量,少留遗憾,是不是这古城还能保护得更完整,能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多?
这样想来,不管这批评是真心提出问题,还是鸡蛋里挑骨头,倘若每个大同人都抱着委屈不放,倒显得这座城市幼稚了。
只是面对这严苛的让人委屈的批评,大同市政府是背着包袱,束手束脚,驻足不前呢?还是正视批评意见,找到保护、发展的平衡点,将城市打造得更好呢?这不仅仅考验政府的耐心和智慧,也考验着大同市各界人士。每一个爱着、关心着这座城市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天将假民乐,我以开烦襟-----北宋刘敞。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做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