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与孩子接触,上课的时候经常会与孩子们天南海北的聊天,这样的老师也是没谁了。孩子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很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时孩子会抱怨学校的规则,有时会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有时会抱怨妈妈太唠叨...... 当孩子们说到这样的话题时,我不免会有想纠正的想法,所谓好为人师大体就是这样吧,曾经也试图这样做过。
曾经一个孩子说他的妈妈很唠叨,每天不停的提醒他做这做那。记得当时我对他说,妈妈这么唠叨也是为你好啊,你应该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那个孩子听我这么说点了点头,就不再说话。我以为他在意了我的劝告,可是当我与他的妈妈见面时,妈妈告诉我,无论她怎么唠叨,孩子就是不听,有时还会变本加厉给妈妈脸色看。这时我才知道我自认为给出的有用的建议实则一点作用也没有。同样的道理,当家长与我探讨如何与孩子相处时,我也给出了我自以为有用的建议。我想这些建议根本不会起作用。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吾非君,焉知君之苦。
我开始思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回想自己上学时的感受,与这些孩子的感受大同小异。那个时候也会抱怨学校太苛刻,这样那样的规则,让我们束手束脚;老师的作业总是做也做不完,有一位语文老师居然让我们抄课文;妈妈天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这都是为你好...... 对这一切我很反感,我也想找人倾诉,可是每当把话题说出来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用说教的方式教育我。于是我选择和朋友诉说,因为她也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她能理解我,并且不会给我任何说教和任何所谓有用的建议,慢慢的,与朋友走的越来越近,而与家人会越来越疏远。
想到这里,我明白一个道理:被人理解有多么重要。我们为什么喜欢与朋友相处?因为朋友能理解我们的感受。很多时候,我们找人倾诉并不意味着就是要一个结果,但是听者会以自己的价值观取向判断诉说者的想法与行为是对还是不对。而我恰恰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听者。由此,我想到:与孩子们相处不能完全以老师和家长的身份自居,还要做他们的朋友,设身处地的了解他们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沟通变得不再困难。
心理学称之为共情。
下面是我与孩子的一小段对话――
孩子:我们物理老师留的作业太多了。
我:留了什么作业?
孩子:书上的每一个定义都要抄写五遍。
我:确实是很无聊的作业,浪费墨水,浪费时间。
孩子:就是呀,背下来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费这事。
我:然后呢?你们打算怎么办?
孩子:明天找老师谈谈。
我很开心没有给出我自认为有用的建议和说教,而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做到共情,就要先做到给他人足够的尊重、温暖和真诚。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岸见一郎有这样的描述----
青年:那么,先生,您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吗?
哲人:不,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对待。
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对待。我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又是以何种方式对待孩子的?这个问题真的值得成年人好好反思。成年人不过就是比孩子强壮了些,照比孩子有多一点的经验,就因为有这样的“资本”存在,使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高高在上。对孩子的态度:高兴时,又楼又抱,不高兴时,大吼大叫。
放下自己所谓的“尊严”,给孩子足够的尊重、温暖与真诚,与孩子以同样的速度共同成长和改变,才是家长和老师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如果你感觉这样做值得的话。
共情拉近了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我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讨伐他们;共情让我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当孩子感受到我理解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放下防御的包袱,与我探讨更多更深的内心问题;共情让我明白我不是永远都是对的,他人用何种方法做事自有他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