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说过:“追求卓越,成功就会追着你跑。”把卓越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每一刻都会渗透出高级感。
1
缩小注意光圈,收纳多余念头
吴军博士,是我很佩服的时间管理大牛。
用一年时间,写出得到爆款课程《硅谷来信》专栏,还完成了投资、讲学、科研等事情;
除此之外,还能抽出时间去欧洲听音乐节,参观全世界的博物馆,到阿拉斯加拍摄北极光,可谓是工作生活相得益彰,让人羡慕不已。
他的秘籍就是专注当下,少做事,用好注意力的武器。
一天中他最多给自己安排三件重要的事,将其他的事情排除或者外包,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力求高效完成。
他清晰地知道,注意力是宝贵的资源,必须节制地使用。
而很多人在“娱乐至死”的产品无法自拔,5分钟学习,3小时上网,不间断地逛淘宝,刷抖音,当时感觉很畅快,回头发现真无趣。
长此以往,越发难以集中注意力,在低效中碌碌无为,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就是在给未来埋雷。
正如一台电脑同时打开很多程序,占用大量内存,会运转得慢。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状态,也会变得浅薄,认知能力悄悄退化。
而相比于普通人,牛人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注意力,随意地切换神游状态和专注状态,收纳自己的念头。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在一次采访说过: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
根据副总裁乔纳桑·艾维回忆,乔布斯是他一生中所遇到的最为专注的人,每一分钟都在琢磨如何打造简单到极致,界面友好又好用的产品。
当年重返苹果后,乔布斯立即大刀阔斧地减少公司销售的品种,把iPhone极致到只有一种型号,把界面改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按键,但功能却非常丰富,当年一推出来,就轰动世界。
可以说,是专注成就了乔布斯。
正如《专注》中所说:
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武打巨星李小龙也说过:“真正成功的勇士,其实只是一般人,但他具有激光般的专注力。”
缩小注意光圈,收纳多余念头,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一个迹象。
2
持续深耕发力,创造累积增量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从2001到2018年,日本平均一年拿下一个诺奖。
他们的匠人精神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意义。
他是这么说的:“保持孤独,我才能够不被这些东西左右,逼近事物的本质,这让我能产生新的点子。”
在他看来,保持孤独,才能重新定义能量,专注于自身,才能直击核心,几十年在冷板凳上的坚持,换来的是灵感迸发的瞬间。
当专注加上时间的要素,就是逆天的节奏。
《从优秀到卓越》中提到一个飞轮效应。
假设在你面前,有个巨大的轮子,当你在推轮子的时候,使出浑身解数,轮子只移动了一点点,非常缓慢地完成一圈、两圈,速度没有明显变化。
但是当轮子转到100圈之后,你忽然发现,轮子凭借自身的惯性就能飞速运转。
实现跨越靠的是朝一个方向持续不断地努力,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圈又一圈,所有因素的合力让轮子飞起来。
亚马逊公司总裁贝索斯,从公司97年上市以来,一直投入重金做云服务,打造第三家卖家平台,给客户最好的体验。
即使亏损也坚持着,当同行都在卖广告的时候,他坚持赚慢钱,逐步形成宏大的业务链条,好体验留住买家,云服务留住商家,两者碰撞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收益再用来优化基础设施。
亚马逊足足坚持了近20年才实现盈利,贝索斯在这个过程中从不动摇。
他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一封信,同时附上1997年亚马逊第一封股东信的文稿,就是想告诉别人:“20年来我们做的事,和1997年的时候没任何不同,要坚信时间的力量。”
当别人看出他想做什么的时候,已经出现巨大的行业壁垒了,只能望洋兴叹。
我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
持续深耕发力,创造累积增量,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二个迹象。
3
引入外部监督,善用损失厌恶
说起损失厌恶,你肯定不陌生。
那是人们所依仗的一种心理偏好,损失100元的痛苦比赚到100元的快乐大多了。
罗振宇在《知识就是力量》节目中提到自己坚持每天早晨发60秒语音的经历,他坦言自己能走到今天,是“被绑架”的。
在我看来,就是损失厌恶的力量。
第一天,他的五个同事就关注了他,第一个礼拜过后,他有了几百个粉丝,到了第三个月,他的公号已经有了好几万用户了,他何尝不想睡懒觉?
也许脑海中有想过,但是想到粉丝的期待,咬咬牙还是挺过来了。
到了今天,他已经有1000多万粉丝了,亲手建立起每天60秒语音的巍巍高塔,再没有能力或者资格撤了。
有时候,我们能走得很远,不是因为有多自律,是因为放弃的成本太大。
许岑是罗永浩的御用幻灯片制作者,为柴静的纪录片把关,连华为都高价聘请他来做企业幻灯片制作培训,靠着卖自己的PPT课程赚了好几百万。
在成为制作幻灯片大师之前,他的爱好是学习指弹吉他,利用下班业余时间不断练习,用一年时间学会指弹吉他,还搞起了指弹吉他培训,出了指弹吉他教程,在淘宝卖出上万套。
许岑自己认为,他可以学成首先归功于自己借钱买了一把4万7千块钱的名贵吉他,如果当年自己买了把几百块的吉他,可能中途就放弃了。
他说抱着一把这么贵的吉他,一分钟的偷懒对他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正因为花了大价钱,就会督促自己多去使用,内心总想着把花掉的钱给弥补回来。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光有动力是不够的,还得有约束力,后者的助推效果更好。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为了减肥,会把目标晒在朋友圈里,还在朋友那里交押金1000元,每暴食一次就扣200元。
这种心态就是利用了损失厌恶的特性来减少放弃的可能性。
引入外部监督,善用损失厌恶,这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三个迹象。
4
内置复盘思维,启动思考引擎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的人做事不讲方法?
同样的错误反复地犯,除了在公司熬了资历,能力毫无长进,他们也许很努力,但是缺乏一种核心能力——复盘力。
“复盘”本来是围棋术语,棋手在比赛后会在脑海中或棋盘上将棋子重新摆好,思考对方的路数还有自己的打法。
懂得复盘和不懂得复盘的人,本质上过的是不同的生活。
企业家柳传志认为自己的成功秘诀就是勤于复盘,他说:
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了。
复盘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自我成长的上限,通过一个通盘推演的过程,你可以明晰化自己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雷军在创立小米公司前,在金山软件公司工作,是大家公认的劳模。
他通过每周7X16小时的工作强度,仅仅用了8年时间,就从最底层升到总经理。
此时,他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金山公司在与微软公司的交锋中节节败退,形势不容乐观,而作为互联网圈元老级的人物,他没有达到自我的期望值,苦苦思索为什么别人赚钱这么容易。
通过复盘他意识到了风的重要性,喊出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雷军谈飞猪理论,就是在时刻提醒自己:个体能力只能达到这个点,如果想要大成,就得依赖机会、环境、势能。
战术上的勤奋是小打小脑,战略上的勤奋才是重头戏。
这次复盘后,他明晰了奋斗方向,在2010年时开始硬件创业,踏到了智能手机换机的时间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面做成了中国第一,创造了4年600亿销售额的营销奇迹。
王潇对于复盘有个精辟的总结:
复盘就是,做完事以后,再从头过一遍,分析得失找原因,认识和总结规律,不断矫正目标。复盘是为了不在同一类坑里摔倒,不重复爱上同一个混蛋。
真正的高手,都有深度复盘能力,他们不会在低水平勤奋的胡同里打转,而是积极研判未来趋势,拥抱改变,让人每次见面,都刮目相看。
内置复盘思维,启动思考引擎,是一个人越来越卓越的第四个迹象。
所有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