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一本怎么样的书?
是目前唯一一本我读了9个月才读完的书。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以为土生土长在农村的我看得懂这本书,但是随着阅读的递进,内容的延伸,我才发现书中讲的那些与乡村息息相关的事情,对我而言是那么的熟悉而陌生。
去上海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开河南省,第一次离开郑州市,第三次离开我读高中的小县城登封市。对于我生活的小村庄,外出打工,土地流逝,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都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十七八岁的自己总是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况且还天真的以为总有一天自己的小村庄还会焕发昔日的盛况。
是的,是有这么一天,并且不只有一天。快过年的那几天,村里面真的很热闹,此起披伏的都是外出打工归来的中年人赌博的嘈杂声,以及年轻人喝酒抽烟的唏嘘声。
或许是忙于高考的自己,脑袋里面装不下过多思想的杂余,就那么天真的幻想着。
上海,大城市中的翘楚,第一次结结实实的告诉了我井底之蛙四个字的深切含义。虚荣心外加自卑的心理,或者说是个人都有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心理,我开始努力的装饰自己,让自己看上去更符合一个大城市的要求,不知不觉中,自己开始厌恶自己的出身,厌恶自己的家乡,甚至厌恶与之相关的一切。
这样的心理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二即将结束,而这两年间我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0天。现在想想,正是这两年的时间,自己的家乡对自己开始变得陌生起来。而自己对家乡这两年变化的不关注,对国家大方面政策的漠视,对人文情怀的冷淡,才是导致自己阅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困难的原因所在。
大二结束的时候,看到了刘亮程所著的《一个人的村庄》,瞬间被那种诗意的生活所吸引,而自己也才恍然大悟,这样的生活整整陪伴了我18年。那无数个踏着繁星、背着书包翻山越岭上学的早晨,还有跟着家长上地除草务农的生活,就那么直接的冲撞着我的心灵。
两年的磕磕绊绊,两年的挣扎探索,竟然不明白这些才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自己的家乡,那个小山村才会无任何要求的接纳自己,不管自己变成什么样。
那两年时间里,我的家乡那里正在搞新农村建设,村里面的绝大部分人家都预订了即将在镇上建成的新房,也正是在那两年,莫名其妙的连续大旱导致连续四季的庄稼收成都很惨淡(现在觉得可能是三峡大坝建设的原因,导致中原地区局部气候变化),村里面的大多数人都出去打工了,并且运气都很好,找到了好工作,自己又都踏实能干,钱挣到了,但却再也不愿回来了。
留下的,是缺少了人气的房屋,一座房子一旦没有了人气,离墙倒瓦破也不远了。
撇下的,是成片成片的荒芜的土地,而土地可是他们的根啊!
我不知道抛弃了家乡抛弃了土地的他们,老了之后要怎么生活?他们可是没有养老保险的。
当自己开始关注自己家乡的问题,开始关注农民的时候,一切都显得那么晚。自己也只能先通过书籍来了解相关的内容,但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还是一个大学生,却如此的吃力的咀嚼着这些内容。
那些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呢?他们又会在做什么?
和我的那些发小相比,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幸运的一个,他们有些在富士康打工,有些已经成家,但还是无所事事,仅仅因为家长想通过结婚来拴住他们那些洗剪吹的内心,而洗剪吹正是我的另外一些发小的结局。
今年寒假,当我再次回到我的家乡,以求弥补自己大学时陪伴父母时间短的罪过(整个大学三年,我在家呆了不到一个月,虽然大二结束时,明白了很多,但还是相似的心理作怪),我的那个小村子里剩下的常住人口不足20人,一半是老人,一半是妇女。当我第一次回去的时候,村里面一个邻居对我说:
**回来了,看,真这儿看上去就给成累人一样(方言)···
那一刻我的心情真的很沉重。
等到周末我弟弟休息,有7、8个孩子回来了,加上他们就是我的小村庄现在的总常住人口了。
对了,那个新农村所在的镇,到我的小村庄只有4公里的路程,但有些人就是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自己住在镇上,因为这样他们觉得自己才不像个农民。
昨天,我的大舅对我说:我一定要住在县城里面,我一辈子的理想一定要达到。
五十多岁的人了,眼睛里面还是那么坚定的眼神。
而我,当然在镇上自己家的房子里,理由是:
我的小乡村不通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