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书单里的最后一本书。作者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对理想有着一种不可理喻近乎变态的追求。毛姆用极端的手法将现实与梦想分隔开,我们只有一双眼睛,天上的月亮和面前的六便士我们只能看到一个,该如何选择?看完这本书我脑海里总有一个画面:一条笔直无转角的街道,人们均迎面走来,他是突然出现的,因背对着看不见脸,他踉跄着向前奔跑,像是重心不稳他不断的冲撞到路人,人们不满的谩骂着,他却充耳不闻,只顾向那未知没有尽头的前方奔去。
书中的“我”贯穿了整个故事却并未实质性的参与到其中,“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着这一群病态的人。斯特里克兰德病态的追逐着梦想,斯特罗伊夫病态的崇拜着“天才”,布兰奇病态的迷恋着毫无意义的激情。这本200多页的书并未详细的描写故事细节,甚至到后半部分的内容都只是“我”对道听途说的记录。但这份不完整却让人欲罢不能。故事的发展像是一桩谜案,大量的留白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但脉络却依旧按作者设计的轨道清晰向前,恐怕也正是因为这种巧妙的手法才使得这本书能在多个时代里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
书本大体的场景变化可分为三个部分——伦敦,巴黎和塔希提岛。其中最大篇幅的巴黎故事让我印象最为深刻。除去梦想,在这一部分中它讲得更多的是“情欲”。斯特罗伊夫痴迷的爱着自己的妻子,这种痴迷在开始时为我们展现了一份家庭的和谐与美好,但当这种和谐被打破时这种痴迷却一发不可收拾的恶化起来,他的心里只渴望着妻子回来,他丢掉了自尊如同烂泥一般乞求着。但当一个人连自己都失去时,他谈爱,谈付出只会让人觉得恶心。
布兰奇一边狠狠地踹开自己的丈夫,一遍又拼尽全力的企图用好来拴住斯特里克兰德,可在他的眼里她的价值仅到画作完成,她甚至没能到达人的等同地位,她和一个苹果,一尊雕塑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以,最终斯特里克兰德毫发无损的抽身离开时留下的只剩下一个破碎的悲剧。
现在是一个开放自由且男女平等的时代。无论是“男追女”还是“女追男”都不再罕见。但是很多人越是没法追求到,爱的就越发用了,越发失去理智。爱一个人并勇敢追求,这件事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爱而失掉了自尊。“我”劝斯特罗伊夫去散心时,他只重复着一句话“我必须守在这里,等她随叫随到。”
我们一边嘲笑着这个滑稽的男人,却又可悲的发现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不在少数,否则也不会有“备胎”一词的盛行。为了不爱自己的人酩酊大醉真的很难看,可怜乞求对方留下的样子也是真的很恶心。我不是说不该去爱,只是不要忘记,你再爱他,你也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笔直的活在这个世界上。
朋友小A是在学生时代喜欢上了Z君。小A当然有表白,但是被拒绝后便开始扮演万能好友的角色。
Z君有弱势学科,小A就自作主张熬夜整理资料;
Z君喜欢运动,小A每天准备着云南白药就是怕Z君受伤;
Z君因为喜欢的女生而出了事,出面道歉的却是小A;
Z君性格不错,也有其他喜欢他的女生,但这样坚持了两年的也只有小A了。我想这样就算没能在一起他们也会是不错的朋友吧。可后来再遇到小A时问起Z君,小A却说他们已经互删不再联系了,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小A看出了我的意外和尴尬,笑笑说:“当时他和我说我是最懂他的人,我比其他朋友重要。我当时满心欢喜,觉得能成为很重要的朋友已经很棒了。可现在回想起来,他从来不会主动找我,甚至除了在网上我找他聊天平时连招呼都不打,但我就想在他周围,他需要我的时候我能第一时间出现。他出事他朋友第一反应是找我,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而我想和我们共同的朋友出去玩之前都会莫名地被问‘Z不在哦,你确定你还要来吗?’当时就这么傻傻的把自己活成了他的附属标签,好像我所做的一切都只能是为了他。那天我不小心把他删了,再加回来他却说他不能接受别人删除他,不可能和我做朋友了。我觉得可笑,又不是小学生了,那一瞬间突然就清醒了,没必要了,两年了,也该放过自己了。”
我没有再追问什么,也没有告诉她那次我问Z“你不知道小A喜欢你吗?”Z当时告诉我的是“知道啊,但我装作不知道不就能维持这种关系了吗?”
其实斯特罗伊夫这个角色非常滑稽,无论友情还是爱情他都用力过猛。悲剧之后“我”问斯特里克兰德“你一点也不会愧疚吗?他为你牺牲了时间,花大把的钱,他把你从死神的魔爪里夺回来了。“我怎么会内疚?那个可笑的小个子喜欢为别人张罗事情,那就是他的生活。”
失去自我的付出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柄。同样生而为人,请你尊重自己,无论梦想还是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