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又一批学子无论结果好坏,都要被推入新的征程,既憧憬又迷茫。二八年华,我回想当初的自己,对未来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何来打算?我只清晰地记得,那一年都经历了什么,心身的疲惫无法形容。这么多年我没有见到过学得轻松自在的学生。高考是目前看来最公平的机会,有很多出身贫寒的孩子的确通过高考跳出原生家庭,最终走向巅峰。过程有多苦,只有他们自己才最清楚。他们真正是凤毛麟角。
我看到的更多是无法整理好各科目之间关系而心力交瘁的孩子们。他们的问题在哪里?是智商不足?与他们交谈时,你会惊讶于他们在学科之外的敏锐,他们是如此聪明,为何无法在这些基本科目上取得好成绩?不努力吗?他们所有努力的痕迹都刻在那稚嫩的脸上。好成绩是对孩子自己最好的鼓励,然,更多的是,大多数的他们要承受的,不仅仅是无法取得理想成绩带来的挫败,还有兴趣的被剥夺。所以,学习上的失败者往往遭受着双倍折磨。而我们却只看成绩。高考也只看成绩。
一个孩子的教育不仅限于知识文化的学习,还有品德,性格多方面的养成,简单说来就是,如何做人。这么多可持续发展的品质,被大大的分数压着,我在西南地区,就是上图一本录取率最低的四川省。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却有着仅次于教育大省河南广东两地的考生人数,他们需要通过高考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看世界,他们要全力以赴为了更好的成绩,去跟全国其他地区的孩子竞争,争取进入“211,985”这样的一本院校的机会。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一点,他们都在学习。我遇到过的高三学生在写作文时,任何能想到的事例都写了,仍然无法达到立意新颖的高度,为什么?没见过没听过想不到。如今互联网似乎在缩短这种认知差距,然而互联网对于偏远地区仍然只是一个名词。再则,互联网的双面作用给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带去的不是资讯,更多的是危害。为了高考,教育者们已经开始了另外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来控制学生与互联网的关系。
我知道,这不是什么新颖的话题。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让有条件的孩子接受着越来越好的教育,那些处境原本就困窘的孩子进入更残酷的竞争去争取那少的可怜的机会。更多的孩子,就像我开始提到的那样,他们努力取得的成绩只能勉强去一些普通院校,经过几年学习出来继续面对因资源不足而造成的就业问题。凤毛麟角的那些孩子告诉我,天赋加绝对努力,我们还是有机会和上图排名最前的地区的同龄人站在同一平台上,用他们特有的那种拼劲创造出奇迹。更多的孩子表明,能称为奇迹是因为那种事真的要神庇佑才会发生。我们绞尽脑汁去抓资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学会努力学习之后,有机会去看世界。
教育资源从小就开始不公。至于一定要说的公平就体现在,你的父辈是否有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公平,每个人为了基因延续都要拼命为社会付出以换取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