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年初所作的旧文,之所以会发出来,是因为早上的空挡在得到APP上听到一篇文章《三个问题弄清楚想做什么》。这三个问题是:
一、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工作收入都是 一样的,那你会做什么? 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么? 三、如果还有十年的寿命,你会做什 么?
文章指出,你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回答,大抵就是你想从事的职业。
对此,我开始思考我这职场十年的经历和体味。可以自信地说,我的履历并不赖,知名财经院校广告策划专业毕业,十年市场管理经验,对零售行业现代渠道的操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目前任职于本土龙头日化行业个人护理品类现代渠道主管,收入和发展空间在同龄人里都排在上游。对于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我的回答表明我愿意从事目前的职业。只是,从心底里讲,我不会期望自己的孩子从事我现在的快消行业。
但对于销售,我还是愿意用时间和青春去打磨,我相信,销售如做人,我也相信,销售并不是简单地买卖。用心,走心,就能收获你想要的人生。以下是我对销售工作的拙见,和所有销售行业的同行们共勉。
销售透支的是体力,磨炼的是心力,对抗的是压力。
销售练就的是战斗力,养成的是说服力,收获的是执行力。
昨日休息,在新家里洗衣服做家务。放了寒假的小朋友一直跟着我,不肯跟着外婆回去。其实,新家里既没有零食也没有玩具,她就这么围着我跟着我转来转去,呲着小牙不停朝我笑。我想,她真的是越来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沟通了。前几天,先生还说,孩子的童年也幸福也孤独,幸福的是外公外婆照顾的妥当,孤独的是父母陪伴她的时光显然太少了。
我和先生两个人都从事销售工作,他经常飞来飞去,我周末加班也是家常便饭。多少次,我不无纠结地和先生说,我们怎么就做了这么久的销售呢。他说,或许,生活在外的我们当时选择销售,更多的是为了一份相对满意的收入,未必是真的热爱,但时间久了,就选择坚持和继续奔跑。
说起从小生活的环境,真的是和商业相去甚远,出生在教师之家,小时候耳濡目染的是教书育人的氛围。记得,很小的时候懵懵懂懂看过一部电视剧《公关小姐》,看不懂什么情节,只记得当时羡慕里面的女猪脚们穿着正装,举手投足都是职场女强人范。后来我才知道,销售推广公关等工作,不仅不存在什么表面的光鲜,更不要说所承受的压力和强度了。
销售的压力有多大呢,我之前曾任职公司的一位同事,每当早上走进办公室,她的头就开始条件反射性地疼痛,后来领导也不再挽留她,担心长久下去会影响她的健康。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因为业绩失眠的销售人员比比皆是。而销售人员更多的无奈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出差在外,2016年有一篇文章曾刷爆销售人员的朋友圈——《经常出差的人是什么感受》,看来让人倍感心酸和苦涩。有个同事曾跟我说过,每次看到手机屏上显示双方父母的号码,她就非常紧张,担心家人病了而自己出差在外。 一次总公司的例会上,一位女同事上台分享时,说起自己因为工作不能照顾生病的孩子哽咽流泪。
有时,真心觉得销售是十恶不赦的工作,有时也会扪心自问我为什么要坚持,甚至很多朋友劝我换个行业吧。我不是没有心动过,也不是一直未曾动摇。只是,人生的阅历多了,反倒会释然吧,毕竟很多时候都是围城现象,职业到最后拼的不是谁比谁更光鲜更亮丽,终究还是要看成长的速度和生活的质量。
写到这里,非常想分享熊青云2015年离开宝洁加盟京东时写给宝洁团队告别信当中的一段话: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方式。任何职业经理人在事业拼搏奋斗时,都不免会相对缺乏照顾家人的时间。人要取得平衡,不在于每天花多长时间工作、又能余下多长时间过自己的生活,而是在于你的选择:在于选择要什么、选择做什么、选择如何有质量的去做到,也在于你是否能寻求到内心的那份安宁与坦然。
我想说我很好,销售带给我的是多层次、全方位的进步,有角色扮演的平衡,有性格的不断磨砺,有沟通提升个人成长方面的改善。如果从头来过,我还想做一名销售人员,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销售人员是非常可能成为斜杠青年的一个群体。“斜杠青年”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莱尼·普拉特,律师/演员/制片人。我希望我的生命维度更广阔一些,我也想让自己生活的更有趣。那么亲爱的你呢?
正像自媒体人李爱玲所说,她更倾向孙俪的观点,从来没有绝对的平衡,她喜欢的作家李筱懿也说过,没有平衡,只有选择。她曾推荐的好文中也写到:毕竟,所有希望外部环境改变带来的平衡都是外求的,如果内在没有变化,也很难达到平衡。
用心的做销售,对得起自己选择的日子,它会给你更多选择的砝码,送给我自己,也送给所有年轻的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