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十三年,皖人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里称“我中华已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小编则认为变局有三,一是武器,二是制度,三是人。
林则徐虎门销烟后,于1840年6月,中英两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以中方战败告终,白银外流、自然经济解体.......亦在同年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直至1856~1860年,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仅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在此等历史事件之前,中国一直处于封闭的内循环状态,无外界因素的干扰,且封建帝制逐步达到了巅峰状态,而一旦外界势力介入,必定会受到降维打击,此所谓初步的世界格局已变,清政府统治阶级还未觉醒,反而底层劳动人民开始觉醒 。
于是在历史滚轮中,第一次探索出现——太平天国运动,使中国旧式农民运动达到了最高峰,强烈的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并且冲击了孔子与儒家的正统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还在打击侵略者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除此,在此次的探索中,还出现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这样极具进步性的社会发展方案,但是由于太平天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且农民阶级非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代表,因此第一次来自农民的自我探索以失败告终。
第二次探索来自清政府的自我探索——洋务运动,目标明确,即自强、求富,于是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这一切所告知中国人的,好像中国已经百废俱兴,但是一场中日间甲午海战,无疑暴露出了一切,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宣布了中国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
(图: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当时身为亚洲第一的超级海军战队的中国,为何会输给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日本呢?对比日本的“明治维新”便可略知一二,渐渐有为之士也清楚此等小修小补根本无济于事,器械已变,而我们的制度是腐朽落后的,于是在梁启超等维新派的支持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发“明定国事”的谕旨,戊戌变法开启,但是由于守旧派的顽固阻挠,变法仅维持百日,戊戌六公子惨遭杀害,光绪帝被软禁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等被迫逃离海外,第三次探索依旧宣告失败,独留下唯一历史产物——京师大学堂,实为惋惜。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第四次探索——辛亥革命的大爆发,明确领导阶级,逼迫清帝退位,即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覆灭,同时孙中山渴望建立共和国,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由于时局的复杂与帝国主义的强烈干涉与破坏,且其革命自身也极具软弱性与妥协性,导致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复辟帝制,采用总统集权制,辛亥革命失败。
(图:新文化运动开启)
第五次探索——新文化运动的开启,既然制度已变,但是中国饱受挨打的局面明显没有扭转,于是中国的先进分子们开始意识到,要变化的应该是国人,即改变中国人思想中那些封建毒瘤的残余,避免侵蚀。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所以以陈独秀为首发布《新青年》开始尝试挽救共和制度,儒家那套温柔儒雅的思想虽能在“礼”方面起作用,但是儒家思想已无法顺应当时政治制度的需要,于是新文化要求要废孔教、除八股提倡白话文等,拥护的是民主与科学,但是此运动缺乏现实性,是空大的,无法正确处理好资产阶级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无法相契合。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于北京天安门前大爆发,在历经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后,斗争主力发生转移,由学生到工人,运动中心由北京至上海,使阶级革命转化为群众革命,这场运动不仅体现着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且一批中国先进的积极分子受到了十月革命新思潮的影响,1921年7月3号,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8月3号于“红船”中诞生中国共产党,并确立了党的名称与党之纲领 ,这更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反复探索的的一个最终结果。
兰编对历史的自我分析点:从鸦片战争起,中国在各种社会思潮充分激荡的情况下,就一直在探索与筛选好的制度,但是始终无法找到能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相契合的制度与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由于其自身的真理性而被历史与人民所选择,这是必然的,以上则是我对“因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觉醒、探索”的认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多多支持兰主编,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