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一直处在忙碌的状态。似乎忘了生活本身应该充满乐趣的,其实乐趣无处不在,我们缺少的只是发现它的心。那么关于从生之趣,曾国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呢?)
(提起曾国藩你可能会想到礼学大师、湘军统帅、军事家、政治家。提起曾国藩家书你可能会想到一个严肃的封建家长,时时不忘对孩子的训诫,这些都是一个严肃的长者形像,可能你不知道曾国藩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幽默风趣,在曾国藩家训里有一句名言,叫“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所谓“撑起两根穷骨头”是讲人要有骨气,而“养活一团春意思”是说人的心中要有一种生机,要有一种情趣。那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趣”字,为什么在曾国藩的眼里会如此重要呢?他所说这种“春意思”在人生中、在家庭和事业中又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们讲曾国藩家训,讲到这一讲,我想一个自律勤勉的曾国藩的形象大概已经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个大概的轮廓。但是,讲到这个份上,我自己反倒有一种担心了,为什么呢?我们讲了有信仰的能坚持信仰的曾国藩,讲了无一日不读书的曾国藩,讲了青年时代的曾国藩,讲了克勤克俭的曾国藩,讲了能够忍以成事、静以修身的曾国藩。但是,讲了这么多曾国藩之后,我怕在很多人心目中,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一个“苦行僧”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人怎么过得这么苦啊?怎么这么每天都受罪啊?就算是他有成就,那人生像这种过法那我不过,这活着多没意思啊?是不是?事实上,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误解,很多人误解很多有成就的人生只有辛苦,没有愉悦。只有含辛茹苦,没有趣味。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远看的时候觉得是这样,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这些有成就的人的人生,我们会发现真实的事情不是这样,他们和我们普通人完全一模一样。就曾国藩而言,如果说他一生的最重要的关键词是自律和自省的话,除了这个之外,一定还有一个关键词,叫什么呢?趣味。用一个字说,就是趣,有趣。其实这个人特有趣,你要是真的能了解他的一生,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生活的点滴,你就会发现,所谓的理学大师,所谓的儒学传人,所谓的中兴名臣,所谓的湘军统帅曾国藩,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这个评论是当时的共识。他的同事学生都认为他有趣。比如他的接班人李鸿章就说,经常说我老师最是有趣。他举例子,他原来在他手下为幕僚,他和所有同僚一起吃饭,为了沟通感情,还主张吃完聊聊天,聊什么呢?说说好听的段子。而且,其实他自己最喜欢说。他一次吃完后,说他曾纪泽前一段新婚,曾国藩从老家的家眷接到总督衙门,儿媳妇不错,进来也要家教。尊老爱幼,孝敬。很快融入克勤克俭的曾家门风。都要干活。曾国藩毕生没买过几件新衣服,多是自己家织布做的。儿媳妇不错,很快融入家风中,孝敬公婆是,非常勤劳,常常织布到深夜。曾国藩满意,但是曾纪泽不满意。新婚呢,最浪漫时,结果老婆自觉过头了。天天不睡觉,老织布。曾纪泽心理特憋闷,实在忍不下去了,一天看完书,睡了。睡不着。火大,发火了。老晚了,夜深人静了。曾纪泽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喊了,朝他妈发火。“你儿媳吱支嘎嘎吵得我睡不着觉,把纺车砸了吧?”总督府都听见了。曾国藩也没睡着,支起身一听,接着喊了一声,”你也把你那部先砸了吧,我也睡不着。“新媳妇跟婆婆学的,婆婆不睡觉媳妇不敢睡。曾国藩家训有趣,但是他在同事面前不在乎。聊聊天时说给大家听。讲完后,当时所有人都笑喷了。他肯在同僚面前自曝家底,这胸怀没人可比。所以,李鸿章说虽然辛苦,有意思。好玩,老师有趣。
曾国藩有名言,“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撑起两根穷骨头就是说要骨气。养活一团春意思,心里要有像春天一样的活力。得生机盎然,得有情趣才有春意思。落实到趣上,不止是说笑话逗乐,对人生而言这种趣曾国藩认为其实有着重要甚至重大的意义。一是对个人有重大意义。做人得有志趣。志向为主,趣有辅助作用,但是这个辅助作用可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志趣在一种积极的、昂扬的、向上的、愉悦的、乐观的情趣下的所塑造的人生才是志趣最重要的目标的才是有意义的。这种乐观昂扬向上的趣本质上就是自然的本性,人性中自然的本性。在人生可能叫纯粹,爱情上可能叫纯洁,在童年叫做天真烂漫,事实上每个儿童,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这种纯真,天性使然,只是成长中,原来一天使渐渐地成熟,老于世故了,丧失了这种纯真。成熟就是两头不再长、中间开始长的,曾国藩一生都保持这种纯真,他的天性就可以看出来,不要看他有这样的那样的缺点,但是他身上这种天真烂漫童趣。十二岁时,离家六里去读书。贪玩,不愿意跟父亲一起走,他爹老训他,有时走着就要他背书。他跟同学一起走,六里足够玩的。曾国藩回家路上有土地庙(湖南人叫神王庙),一天小心碰到了土地公公,碰倒了。小朋友们幸灾乐祸。立即告状。你父亲一听,当时就火了。因为当地人迷信,怎么能这样呢?得倒霉了,非常恼火。当天把他好好收拾一顿,他恨这个土地公公,不就撞一下吗?害我。第二天要去扶好,掏钱,重塑。他更气了。他也受当地文化影响也怕这个,但是心里憋得慌。要报复他,怎么办呢?两天后,上学一个人,到土地公公那儿,拿着棍子,罚土地,带一匹马来,这是小朋友常用来当马骑的棍子。他牵着他的马来的,看土地半天,搭在肩头上,指着神王说,搭帮(湖南话,是麻烦意)你,你给我看好我的马呀,走丢了,我找你。每天一连一个月来这儿要他看好。一个月后,饶了他。这是小屁孩的心态。有趣,意真。惩罚时留有余地。心里有这种天然之趣。他在家训中说:“终身有忧处,终身有乐处。”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也得终身有乐趣,要有生机要有活力,要有生活的趣味,否则有什么意义?所以趣对人生意义重大。
(我们今天的家长可能更在意的是孩子的学业、事业,很少有人会像曾国藩那样,曾国藩虽然也会在家书里提醒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也没忘记在努力生活的同时也要能够时时感受生活的乐趣,那个曾国藩的这些教育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哪些好处呢?)
第二点,他觉得趣对亲情家庭意义重大。他最小的女儿写回忆时也是满是趣味。本可以富裕时过得清贫,但是清贫的日子很幸福,有趣。家庭生活中,他认为除了孝悌忠信之外,还要注重一个趣字。像林语堂先生也是幽默大师,别人问他幽默的天赋哪里来,他说过,家人那里来,亲情来。他主张,家人吃饭时,不要只顾着吃,应该聊聊天,说说话。可能对健康不好,但是想想现代生活节奏多快,好不容易在一起吃饭,不说话不是典型的因噎废食吗?要珍惜这种共处的时光。曾国藩和同僚一起吃还得一起开开玩笑。他不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他在误导之外,营造轻松的氛围。曾国藩家训怕大家理解错了,家训的训是教训的训,把曾国藩家训理解成曾国藩教训,他不是一个道貌岸然天天教训的人,曾国藩说在训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一种氛围去引导去启发。最能得到曾国藩家训精髓的是曾纪泽,就曾纪泽后来教育子女,最大特点是陪孩子一起玩。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这种趣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种引导和启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肯定心智健康。所以,他强调趣第二点是对家庭而言。
趣还有更重要的,第三点是对团队有重大意义。在个人生活中讲究知趣,在家庭生活中讲究情趣,他在团队中提倡智趣,有智慧的趣味。团队像一个人,既要有严格组织性也要有向上生机与活力。团队的领导人要注重智趣,去给团队一种积极生动的面貌。虽然他治军严,但生活中也有趣。一次,当两江总督时,县里的团练把总李元写公文送来。送来的公文用了移的文体,这种移文体应该用在相同级别的衙门间,是平行的公文。他是曾国藩的下属应该用上行公文,秘书吓坏了,小小的团练把总七品不到,曾是一品大员,用移的文体,想不是要倒霉了,这在古代叫僭越。但曾国藩当作没看见,秘书要来拿,他在封面上写了17个字的小令:“团练反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就是说李元有意思呀,想跟我平起平坐呀,怎么想到用移的公文体?是故意的,还是不故意的?只调侃了一下,还心里特得意。他后来在日记里写了,外头幕僚见者无不绝倒,我坐在屋里装着没听见。这人好玩。团队里也非常注意这些,见者无不绝倒那种自得劲!团队注重智趣不是曾国藩特有的,往远里说,孔子也是这样。像子见南子的故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卫灵公夫人,但是生活作风有问题,极不检点,名声不好。孔子去见她,子路急了,质问他怎么去见她呢?孔子也急了,立刻急眼。赌咒,没什么事。我发誓,没什么事。有什么错事,天打五雷轰。孔子急眼也发誓。后世就奇怪,论语,都是孔子弟子写下的孔子言行,得维护孔子形象,怎么记下这样的糗事?不可能,是报复,不可能,你要这么想,那是丧失了人生的智趣,孔子的学生这样写是为了记下孔子是充满童趣的有血有肉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可以做优秀华夏文明的文化符号,记种记录不是丑化。这体现儒家生活的生机与活力。所以趣才有生机活力与智慧。曾国藩儒学传人,他能不理解这道理和精髓。
所以趣才有生机,才有活力,才有智慧。这个道理在已,在家,在国,在组织,在团体,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前对曾国藩研究这一块比较薄弱,重点要谈下曾国藩家训中趣的内涵。
那么在曾国藩看来,修身中终极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