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钅一司
【打卡始于】2023年12月03日
【日精进打卡第26/55天】2024年1月26日
【今日读书】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
【作者】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
【用时】20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5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6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6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6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早期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大,地表松散层风蚀强;随着细颗粒物所占比例减少,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西部大,东部小;北部大,南部小。
原因:西部、北部风力强劲、植被覆盖度小。
(3)耕作使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表层细颗粒物增多),疏松,强风蚀季节植被覆盖度小,风蚀强度大;表层和浅层粗颗粒物含量基本一致,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
(4)东部、南部:可因地制宜采用砾石覆盖、耕地留茬、免耕、限制放牧等措施,保护地表,减轻风蚀。
西部、北部:地表砾石覆盖度高,风蚀强度小,可维持自然状态。
【考查目标】
风蚀导致地表细颗粒流失、粗颗粒聚集,形成粗化现象。本题从这一具体的地表过程-土壤风蚀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风蚀粗化过程,理清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解读青藏高原南部风蚀的区域规律,最后要求学生(宏观上)提出该区域土壤风蚀的防治措施。
【试题分析】
土壤风蚀是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干早、半干旱地区及部分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导致表土物质脱离原空间位置,其微观表现是沙尘颗粒在风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下脱离地表并根据颗粒大小和风速大小发生不同运动形式的空间运移。风蚀导致地表细颗粒物质流失、蚀余粗颗粒集聚。前者轻则导致土壤养分含量下降,重则导致土地退化和风蚀荒漠化;而后者则直观表现为地表的风蚀粗化,是表层沉积物在风蚀的持续作用下蚀余粗颗粒残留的结果。长期持续影响下,地表粗化成为干早与半干旱地区草原、戈壁地表的普遍现象。几乎完全由蚀余粗砾石所覆盖的稳定戈壁地表称为戈壁风蚀面,是风蚀粗化最极端和最具代表性的地表类型。
地表风蚀粗化直观表征历史风蚀结果,历史风蚀不仅导致原位土壤养分流失、持水能力下降,加快土地退化进程,而且产生大量粉尘成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组分,对其他地区的环境质量甚至全球粉尘循环带来影响。蚀余粗颗粒的覆盖能够对地表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当前粗化程度较高的地表风蚀反而较弱。
西部、北部粗化指数大的原因就是风力大、植被覆盖小。学生其实也应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印证上述答案,即青藏高原从东到西,降水减少,海拔升高,植被覆盖度降低。图6南部标有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受地形干扰,风力分散。
第(3)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应该有耕地的水土流失量(无论是风蚀还是水蚀)相比林地、草地等要大的概念,原因是耕作导致土层疏松,易随外力流失。对风蚀而言,冬季风力强劲,地表干燥,耕作导致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因此风蚀强度大。而风蚀粗化指数是表层和浅层粗、细颗粒含量之比,由于耕作导致表层和浅层充分混合,两层粗、细颗粒的含量差别极小,因此耕作的结果是风蚀粗化指数基本不变。
耕作导致耕地风蚀强度大和粗化指数基本不变看似矛盾,其实恰恰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而且和第(1)小题相呼应。第(1)小题是自然情况下,随着风蚀的进行,粗化的表层对浅层起到了保护作用,粗化指数变大,风蚀强度变小;而耕作则不断地在破坏这个保护层,导致风蚀强度持续大,而粗化指数稳定。
第(4)小题要求学生提出青藏高原南部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本小题其实是开放的,回答也应该比较宏观,无法特别具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包括各类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种草种树)和耕作措施等。题目要求提出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学生应该考虑到和前面几个小题内容的相关性,应特别关注“因地制宜”。
西部、北部粗化指数大,也就意味着地表已经形成了粗颗粒层,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这些地区海拔高、降水量小、风力大、人口密度低,因此这些地区保持自然状况就是最好的因地制宜措施。
南部和东部则有不同的情况。对于特定的目标,比如公路、铁路、城镇等,增加地表覆盖可有效防治风蚀,本大题的主要考查点是粗化,学生应该能想到因地制宜的主要措施-砾石覆盖。雅鲁藏布江中游的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分布着西藏自治区主要的耕地,图6显示这一带粗化指数较小,但其风蚀强度可能比较大。
这是西藏主要的糢食产区,完全退耕不可能,为保护耕地减少风蚀,可采用留茬(增加风蚀季节的地表覆盖)、免耕等措施。在图示区域的东部,还有大量的草场,可通过限制放牧等措施,保护地表,减轻风蚀。
【试题亮点】
土壤风蚀是一个地表物理过程,粗化是风蚀导致的一个结果。教学中在明确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可对类似土壤风蚀这样的地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在基本概念方面,土壤侵蚀其实可以分为地质(自然)侵蚀和加速(人)侵蚀两种。前者是一个自然过程,无法避免,大部分情况下也无须干涉;后者则是人为作用导致的侵蚀加剧,最典型的就是毁林(草)开荒(耕作)、草场过载等,水土保持通常针对的是后者。在地表过程方面,可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过程进行详细的解剖和辩证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