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取杨凌
四月芳菲尽的美景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杨凌的四月天,正是赏花好时候。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恰如轻衫初试,小扇初摇;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此行,说走就走的旅游一行十五人杨凌至周至二日游,走起。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隶属陕西省咸阳市,全称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因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此,所以得名杨陵。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这里定居。西周,此地系京畿之地。
第一印象街多、路宽、楼高、景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色彩繁富。渭河大桥横架南北,湿地生态公园以水为主题,集生态体验游乐、农耕文化展示、体育健身休闲于一体并兼顾解决城市防洪。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层次分明,交织自然。是杨凌城亮丽的景观带。
我们第一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走近它,古朴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这座老校区,风景秀美、建筑历史悠久,在北校区,满眼皆是树美,景美,人更美;校园的樱花小路,盛开的樱花垂落枝头,不染尘世的喧嚣翩翩起舞。一阵清风拂过脸颊,只瞧见妩媚娇艳的樱花,沉浸在它无法自控的世界里,裹挟着她的花瓣,如雨如泪,飘渺地纷纷落下,好似只为应景李商隐的词句: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紧紧依偎着樱花的牡丹,簇簇鲜艳的花朵,聚集在叶片上,争先恐后、纵情怒放……令人目不暇思。依偎于牡丹丛,陶醉于牡丹的淡雅之风、旷远之度,内心里一种心里舒畅,没有顾虑,有一种其喜洋洋者矣的感受。
随后参观西北农林科技博览园,博览园创始人周尧,昆虫分类学家,1939年至2008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先后任教授、昆虫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陕西省昆虫学会名誉会长、第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组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他创办的昆虫博物馆、昆虫分类学报、昆虫研究所、周尧昆虫分类研究奖励基金会、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等伟业,为学校在全国赢得了荣誉。
博览园是国内最大的农业科技主题博物馆组群,占地130亩,建有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五个专业博物馆展馆,6万多平方米的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等,园内种植有各类植物多种,是一处兼有教学观赏属性的好去处。
博览园里最著名的场馆是世界最大的昆虫博物馆,展出国内外昆虫标本150多万种,形态逼真,造型可爱的光电模型【NHK】演绎生动有趣的《昆虫变身秀》,被我们忽视已久的眼前的这些昆虫,瞬间聚拢过来,它们虽似渺小,但它们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生有死。
地球上的人类,并不是孤独的物种,对于昆虫,真的不能轻视;“蝴蝶”、“蜜蜂”、“蜻蜓”、“蝎子”、“象鼻虫”、“七星瓢虫”……都在一个紧密联系的生物圈中,无论谁,都应该沒有尊卑之分。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的,几百年前的这些昆虫与我们共生共存。
万象皆宾客,终于了解生命是短暂的降临,对于眼前的这些小小的昆虫,匆匆如浮光掠影只得这一点滋味,仍不失此行乐事。若是有得机会,更多些观察,更多些发现,更多些了解无脊椎动物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像蝴蝶、蝉等,生长繁殖是怎样的完全变态、彰显生机,不分什么害虫与益虫。害虫与益虫是我们人给予昆虫的不公。
昆虫起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比恐龙出现的时间还要早很多。昆虫种类多,数量大,已知种类有100多万种,占整个动物界已知种类的四分之三。从赤道到两极,从热带雨林到戈壁,到处都能发现昆虫。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昆虫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是自然系统中的重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