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稻草人有一种情结,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也不知从何处得,说不清道不明。
就是中意那把粗糙的稻草,歪斜的身影和飘洒的破布头。每当步行或者开车经过田野,总要忍不住久久的打量,很想和他打一声招呼,仿佛是一位熟稔的老朋友。
没有风的时候,麻雀们放肆起来,啄脑袋,拉屎撒尿,在庄稼地里大快朵颐。风来了,稻草人摇动破蒲扇,摆动碎布片,揺旗造势,虽如此卖力,却根本吓不走那狡猾的雀儿。
稻草人虽为保护庄稼而生,但在诗人和作家的眼里,他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道风景,一个寄托感情的载体。叶圣陶写到:“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只有稻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知道得最多。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他知道夜里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这段文字总是会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稻草人也仿佛从一把木讷的稻草变成了优雅的诗人,风清月明时,徘徊于草间田畔,一边吟咏着美词佳句,一边守护着安详的夜晚,狗尾巴草在脚边摇曳,虫儿呢,不知疲倦的鸣叫着……
农人也好,诗人也罢,说到底,都只是人心灵的影子。他可以只是一块破布,或者一个笑话……有几个人像我,傻傻的盯着他,且不分白天黑夜的编造出如此多的桥段呢?
稻草人倒是甘愿做一个无私的陪伴者。春日里,耕作毕,坐在田埂边,招呼邻人好友,点燃烟卷,开嗓唱上一支歌,好惬意!人人都赞秦淮夜景,荷塘月色,岂不知,在散发着泥土香气的田边,一株老柳,一个稻草人,足可让人沉醉。
更愿在黄昏,氤氲的夜色升起,穿上平底布鞋子,走出村庄,随着凤仙花和太阳花的踪迹,沿着泥土的小路,走过小池塘,拐过郁郁葱葱的土坡子,一直走到庄稼地。鞋面上沾满了苍耳和草茎,脚丫子透过薄薄的鞋底感受着坑洼的地面。远处有羊群咩咩叫声传来,就这样慢慢走着,慢慢看着……
嘈杂拥挤的城市生活给予了物质上的丰足,但心灵却失去了享受安闲的机会。为生活奔走,为前程担忧,时光匆匆流逝,谁人顾得上思考生命的意义呢?
自然,本真,似乎离我们原来远了。上班下班,起床睡觉,工作奔走,似乎忘记了照拂那颗布满灰尘的心灵。小区里栽种着桃花,也有整齐的草坪,我经常奋力的从花草中企图找回自然的感觉,也屡屡抬头找寻夜幕中的星星,但总是徒劳而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了,对自然田园的喜爱,也许是我追寻稻草人的原由吧。
心绪不平的时候,想想稻草人沉默的身影,想想广阔的田野和鸣叫的小虫,烦恼便会一扫而光,又仿佛得到了鼓励和勇气,乐呵呵的投入到苦乐酸甜的生活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