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儿童节,母亲给我发来支付宝六一儿童节红包,并附上一句“给大儿童过节【露齿笑表情】”。
看到这句话那一刻,我真的惊讶而开心,那种来自内心愉悦的心情,叫做被懂得。
父母们被这个大时代的洪流一点点裹挟着向前,或许有些趔趄,但内心却足够淡定从容。倒是我们,打着有代沟的旗号,一步一步将自己与父母之间隔开,然后哭天喊地地抱怨着父母不懂自己、像是一瞬间成为沧海一粟。
曾经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那些长大的日子里,我用任性和拒绝沟通、乱发脾气这样的方式拒绝了多少次父母想融入、了解我们世界的脚步。
高考失利开始,我便拒绝和他们沟通一切关于学习的事情,只要他们一提到别人成绩怎么样、别人现在怎么样,哪怕是一丁点和大学有关的事情我都会拒绝彻底。要么装作没有听见,没有听见他们说高中同学谁谁谁现在在大学里学的全英教材、没有听见比我小一届的谁谁谁今年考上了哪所985、211的高校、没有听见即使曾经和我成绩差不多的谁谁谁在大学获得了国家级奖学金等荣誉。要么乱发脾气,会在吃饭时把碗一摔就回到自己房间用力关上门,要么就大声吼回去“你们烦不烦?”。
后来开始拒绝和他们说身边的事情,从离开家开始,打电话的频率一点点减少,有时候一个学期也不会打一个电话。开始不再和他们沟通生活上的事情,不会和他们聊大学的生活、不会告诉他们遥远的离家生活是否足够习惯,不会在难过时想要找他们倾诉。
再后来,开始讨厌他们逼着我考公务员、逼着我从大城市回到小县城、逼着我相亲或结婚。
就这样我们越来越疏离,越来越没有话说,我以为这一生我们最亲密的关系真的止于此,不过如龙应台所说的那样“父女母子一场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夏河对我们说的一席话,他说他自己总是完完全全将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父母一开始不能接受的想法直接了当或多次的告诉父母,一开始父母也会反抗、也会认为不切实际,试图去改变他的想法,但是当他从始至终保有如一的态度,并且在今后中一直用能力证明自己的决定没有错的时候,父母就会开始接受甚至理解自己了。他说我们总是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沟通,如果父母连你的想法都不知道的时候又如何要求他们去理解你?
那时我才终于明白,是自己将死板的形象刻画到了父母身上,还没尝试,就已经给自己戴上了镣铐。如果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去沟通和交流,那么只要有一丁点不如意就会将绕进事先设好的逻辑中去,然后再感慨一句一切果然如自己所料。
于是,我开始找到一些改变,那些曾经细小的不被我们发现的父母们的努力。
我发现母亲也会热衷手机购物,并时不时给我推荐一些性价比超级高的商品,她也会在和我聊天时发来一个个可爱到我都忍不住收藏的表情,也会在我出去玩说说下面评论一个“又去哪败了”的表情包。我开始发现父亲欲言又止的表情,和话到嘴边又咽下颤动的喉结。
我开始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和他们诉说,用对话或者书信的形式。我开始和他们撒娇就像小时候一样,我开始耍赖如果我不想去做。
当然,父母有些时候需要我们以巧妙的方式表达自己。
比如在昨晚和他们的视频聊天中,我爸在聊到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的时候,习惯性的紧缩眉头、表情凝重。如果放在以前,我肯定又不想听下去、想要自觉的逃避,在心里吐槽他们的“老古董”。可是这一次我没有,我适时插了一嘴,说了句:“老爸,干嘛那么认真哦,你看你的眉毛快翘上天了!”这句话一出来,爸爸自己都笑了,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于严肃,于是说了一句,“你自己拿主意吧,我们也是给你一个参考意见。”
就这样,我们之间也可以有温情的对话,可以面对面互相传达思想。可以不用再大动肝火、两败俱伤。他们,在融入我们世界的步伐或许缓慢,但是从未放弃和停下,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以高傲的姿态拒绝,就像小时候他们等待蹒跚学步的我们一点点追上他们一样,我们也要学会停下脚步,甚至回过头拥抱他们。
我们这一生,到底错过了多少温情的对话?如果你曾经错过,请不要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