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挨了父母的责骂之后,叛逆心理作祟下,我经常会暗暗发誓,长大一定要离开这个家,去过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生活,不想再和爸爸妈妈有任何关联。儿时一气之下胡思乱想的长大生活,竟然不知不觉地会在二十年后实现——是的,渐渐长大的我们要开始慢慢面对独自生活了。
但是,独居真的就可以慢慢享受一个人的美好世界了吗?没有任何羁绊真的就很轻松吗?
对于我来说,除了父母和亲戚的家,我其他能去的地方不超过三个,也就是说,如果我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凭借一己之力生存下去,如果混的好,尚且有饭吃有水喝有屋躲雨避风寒,如果工作不顺,那么就是走投无路,无家可归。
2010年日本的NHK电视台的纪录片《无缘社会——三万二千人“无缘死”的震撼》包括节目录制组出版的纪实书籍《无缘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孤独终老的声音。或许三个月前,这位和外界几乎零交流的人还将孤独无助的背影对着门,坐在榻榻米上望着窗外发呆,电视机虽然开着,在放着哈哈笑的节目,窗外的草坪上,孩子也在追逐打闹,就连小狗,都在不住地用前爪撒娇地扒着正在和邻居聊天的主人的裤子......这一切,电视、草坪、孩子、宠物似乎都在以微妙的线缕维系着关联,只有他,像是被拒于这世界之外,毫无关联。而今天,这个六十岁都不到的甚至不算老的老人,被发现已经在公寓里死亡一个月了。讽刺的是,人们不是因为要去拜访他而发现他死了,而是他身体腐烂的味道,告诉周围的人们似乎有什么不对劲。
这是一个社会无缘者的最后的路,或者可以说是一群无缘者的归宿。悲观一点的话,也许这就是你我的明天。
或许有些人会感觉松了一口气:我的妈妈爱我,我的同学舍友很友好,我的朋友们每年生日都会想着我,我肯定是“有缘于”社会的人。说起来或许会让人恐慌,也会让人开始担忧,但是,这或许也是《无缘社会》想要提醒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需要重视,对身边人需要珍惜。
书中有一个案例老人,被发现在公寓中死亡,发现时已经死亡一个多星期了。他曾经并不是一个无缘者,他有妻子,有孩子,有一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年轻时的他就是一个成功人士。发生转折的时候是他妻子受不了他对工作的狂热而离家出走。妻子离开后,有一段时间他的业绩突飞猛进,但是慢慢地工作压力太大,把他压成了抑郁症患者,只能在子公司的一个无法释放工作热情的岗位上把激情消耗殆尽,退休后,更是与世隔绝。前妻不再与他来往,孩子也不希望被他打扰,他只能一个人住在单身公寓里。在失去与社会联系的小房间中等待死神的到来。没有人会知道老人什么时候死的,也不会有人在意,更不会有人出于怜悯为老人安放骨灰料理后事。因为这个世界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谁都没有精力去管别人的事情。
“我就要死了。真的去死。可我就是死了也没人会发觉。那样的话,岂不是白死了?活着是白活,死了又是白死,难道我就是那样的人吗?”
那些一直努力进取的人,一旦失去了工作这个“关联”,就会钻进觉得社会上没有自己容身之地的牛角尖,从而被逼得向死亡之路走去。
这让我想起日本的一部经典电影,经典到让我不敢再看第二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的前半生虽说不那么顺利而且充满坎坷,但是却可以称得上精彩,即使经历过几次失败的恋情,但她还是勇敢地用自己的真诚去爱,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她生命中的男人。可是最终的她独自一人住在一个旧公寓里,又脏又乱,与邻居从不讲话,完全是游离在社会之外的“无缘者”,她没有子女,一个人生存,像很多独居的人一样,有一天一动也不动地躺在公寓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关心,直到房间里面发出臭味.....
人绝不是仅靠自己生存的。
人只有意识到自己在“关联”中的存在与角色,才能生存下去。
重要的是,要有不可或缺的人,不可或缺的场所。
即使是在网络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关注评论,但是关上屏幕,面对空无一人孤孤单单的家中,内心依旧是孤独的。
我曾经幻想过自己毕业之后要远离这里,去一直向往的南方开始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进行新的工作。但是渐渐地,好像家里也开始就如书中所说“尽管是普通的家庭,如果常年不联系,亲属间的关联逐渐弱化,是会变得支离破碎的。”现在家里妈妈去了a市去她妹妹的企业帮忙,爸爸留在b市继续在单位工作,弟弟已经在b市的地级市开始实习,我在c市还在读书。现在一家人只有在节日才能偶尔聚到一起。如果我离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离父母亲人会越来越远,也变得很少回家。如果二三十年之后父母相继离开,那么我肯定更加不会回家了,更别说和亲戚们走动了。
一到三十五岁,转折就出现了。在结婚的市场上已经开始贬值,只能被“剩”下来。一旦失去工作,我应该也会“无缘死”......
我是丁目
在寻找自己的光的路上磕磕绊绊
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