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下年少时对北京痴情的向往。
2003年国庆,我19岁,带着200元钱,一个人,去了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
那是我和北京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在我工作之后的每一年,我都会到北京去。那时候,北京是我心目中无比光辉的圣地,只因那里有我梦寐以求却遗憾错过的清北;有我一直渴望见到的威武庄严,能让我的心中升腾起民族自豪感的天安门。
第一次独闯京城的经历,至今想来,仍是我为数不多、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从决定进京,到筹措盘缠,再到京城游历,最后到返校后精打细算着度日。每一段回忆起来,我都满含着深情。这件事已经过去将近15年,15年里,似乎没有什么事能比这件事让我一想起来就满是激情和自豪的了。
(一)决定进京
儿时,听了当老师的舅舅对北京的描述,一个愿望就埋在了心底:到北京上大学。然而,由于求学途中几多变数,儿时的心愿未能实现。心底的那份渴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了。
大三刚刚开学的一个中午,忽然间,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升起:“即便我不能到北京上大学,我还不能去北京看一看我心目中的北大清华吗?”这个念头一经升起,就再也沉不下去了。“我要去北京。”我对自己说;“我要亲眼看一看北大清华的模样。”我对自己说。“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去。”我异常坚定地对自己说。“趁着现在有时间,赶紧去,说不定工作以后就再也没时间了。”我又给自己找了更加合适的进京的理由。
就这样,我决定,利用国庆假期,去北京,实现我儿时的夙愿。
(二)筹措盘缠
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费用。北京三天时间,来回火车票,最便宜的硬座需要92,我还要住宿吃饭坐公共汽车。哪怕我不进景点,不花门票,至少也要200元才够去躺北京。200元,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家里本来经济就紧张,我不能因为去北京跟爸妈要钱,即便要,也要不来,因为没钱。
大三上学期,我得了一等奖学金。奖学金发下来,我就有钱了。可是,学校的奖学金要到11月份才发,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我硬着头皮向宿舍最富裕的老大借了100元钱(我是从来没张过口问人借钱的,那次是鼓起了最大的勇气了),我自己还有的100元钱。就这样,200元够了。买好了车票,还剩余108元。
(三)游历京城
9.29号晚上八点,1488次列车准时抵达车站,我登上列车,经过了一夜的颠簸,早上6点,到了北京。
早上6点,天刚刚放亮。车厢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还有播音员那亲切柔和的声音:“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本次列车的终点站北京到了……”我早已经站起来了,心里好激动。北京北京,我终于来了。
下了车,买了张地图,我就开启了三天在北京的“穷游”模式。
第一天到北京,凭借对京城极大的探寻的兴趣。我看着一张地图从北京西站走到了中央电视台和军事博物馆,然后顺着长安街一直往东,经过了玉渊潭公园、西单、中山公园到了天安门,在天安门广场和故宫门外休息片刻,继续往东,到了王府井大街。繁华的王府井大街霓虹闪烁,来往行人如织;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眼花缭乱、兴奋不已。毕竟,很多东西都是从小生活在小县城里的我第一次看到。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了。按照计划,我决定坐上公交车,一边在车上游览,一边向着我住宿的目的地——清华西门,前进。当晚住在了清华附近的一家招待所,花费了50元。口袋里还剩了58元。
第二天游历了北大和清华。清华园里的荷塘,北大的未名湖、博雅塔、三角地、红楼,我都一 一走过。看着清华北大校园里意气风发的学子,我满心羡慕。我还坐在未名湖畔的长凳上,写下了一首诗。诗的内容已经不记得,我唯一记得的是那个在湖畔写诗的略有些伤感的少女。在三角地的校园书店买了两本书之后,我的口袋里只剩下8块钱。当晚,没有地方可以住得起了。于是,我去了火车站。在候车室的长椅上睡了一宿。
第三天早上起来,有些疲惫了。晚上的火车票,我在北京的时间只有一个白天了。虽然疲惫,我还是不忍心浪费这一个白天。于是,花了1元钱,坐公交车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在天安门广场歇息了一会儿,我逛了大栅栏,天坛。直到很累很累了,才依依不舍的去往火车站登上返程的列车。
(四)返校后艰苦的岁月。
到了学校后,我只剩了5块钱。饭卡里还有70元。离发奖学金还有一个月,意味着这一个月我的生活费只有75元了。我必须要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了。我花了4块钱买了一个酒精炉和1瓶酒精,准备自己做菜,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菜钱,食堂里,一份菜都要5毛钱。而在菜市场,我花5毛钱买了一大把最便宜的青菜,还有5毛留着下一次再买青菜。就这样,吃着青菜馒头咸菜,我捱到了姐姐到来和学校发奖学金的那一天。
这一个月的日子的确艰苦,可是为了得偿心愿,我愿意。
噢,北京,北京,我终于见到了你!
无戒21天日更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