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时随手买了一本小书叫《北野武的小酒馆》,翻开第一章便是“生死”这样的大问题。
北野武对“生死”的看法,大致可以归为三个阶段:懵懵懂懂的青年,功成名就的中年,有酒就行的现在。
学生时代的北野武,承认自己害怕死亡,但害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但当时的也没有什么具体的理想,这反而让他更加恐惧,害怕自己连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就过完了一生。
中年时代的北野武,意外混成了功成名就的大导演,算是克服了学生时代的那种恐惧,却也没有体会到什么活着的乐趣 -- 作为大导演的北野武,和作为普通中年上班族的北野武,体会到的人生满足感是差不多的,只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已。
直到有一天遭遇了车祸,死里逃生的北野武也变得淡然起来。虽然身体上还是对疼痛有本能的恐惧,但精神上已经接受了命运的无常:哪怕告诉他明天就要死了,生活也还是一切照旧,该喝酒的时候还是会喝酒,也不会因为要死了就多喝一点。
哪怕是小行星就要撞击地球了,他也会爬到屋顶上,观看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华丽的一场表演”。
谢老师在人文课堂里说过,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生老病死是一种苦、而不是一个概念的时候,你对世界的体验是会完全不同的。彼时还不太理解为什么生老病死是苦,现在回头看,也觉得自己当时对于生死的理解还是太轻浅了,尤其是在读过北野武的自述之后。
很多经历过生死边缘的人,要么会说自己的命是赚回来的、要努力地活下去,要么会说“随时随地都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这样的漂亮话。这些人看破了死,却还没看透生。
而像北野武这样的人,真正做到了生死皆是平常。
相关文章:
未知死,焉知生
上一篇:
不要吝啬你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