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此篇无题胜有题。
仔细算下,我已经有三天没更文,三天没看书了。
最近一直赶做毕业设计前期任务,到目前尚未完成,不过所剩不多,明天就能完成了。
今天走在路上,突然发现,自己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身体越发的感觉不自然,心里也愈发的感到慌张,不自信。
有时,心里五味杂陈,仿佛有千言万语道不尽;而有时,又感觉心静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澜与起伏。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可怕的宁静,是一种大脑的空白。
常常心里想到要写一些事,却又迟迟想不到一个合适主题,具体来说便是一个好标题。于是,我常常是去构思标题,而忘却了所想的主题。
今天也是,我迟迟未下笔,就是因为心里没想好标题。最后,不喜欢以日记形式来更文,又想不到合适的标题,干脆就叫无题吧。
写什么呢,我不想写自己的日常琐事。怕自己无聊,更怕读者感觉我写得无聊,毫无可读性。当自己想写一些有深度或有感情的文章时,却又觉得自己经历太少,感情太虚假。不仅恶心了自己,更恶心了读者。这是不可轻易冒的险,于是,我写无可写,只剩寂寥。
上中学时候,我内心比较内向,回家很少出去窜门,走亲访友。父亲他们常常表示担忧,便语重心长地在我旁边说到:“茶壶里装了汤圆,要倒得出来。”
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或见识学得多不算什么,到时要能实践,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算是本事,真本领。
道理懂了,但我常常认为父亲他们是在小看我,甚至是贬低我。因而,我常常对他们的说教,抱有抵触情绪,不以为然,感到不屑。
而如今,我常常体会到那种痛苦: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如果当初我听进去了,那又能如何,我又该怎么做呢?无从知晓。
上中学的时候,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有表达障碍。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中,当我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时,心里想的和口中说的,常常大相径庭。更让我犯难的是,语塞而中止。其中的原因,也许是自己太过内向,也许是太不自信。
如今在公众面前,我还是不确信,能否完整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也许,我就是个不善言辞之人;也许,这就是我内心坚持写作的潜在动力;也许,这就是我青春里踽踽独行的身影。
早起而作,夜深而归,一天便又匆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