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进入用户的大脑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它随时会让你的文案功亏一篑。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案是:我们总会高估目标用户对文案的关注度。
你总以为殚精竭虑想出来感动到自己稀里哗啦的idea理所应当地会吸引目标用户的眼球,然后他们就可以洞察你创意的亮点,大家为你拍手称快。
可事实却是他们在匆匆扫了一眼之后就把你的文案过滤掉了,你的文案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大脑。
我们不妨把自己换到消费者的位置进行思考。
从早上起床,我们就已经被各种信息包围了,我只会关注微信里有没人找我表白,昨天晚上微博是不是又爆出类似宝强离婚之类的重磅炸弹,今天早上吃包子还是油条,今天天气那么差会不会刮台风,对面迎面走来的美女裙子那么短有没有走光,公交车怎么还不来上班要迟到了,等等,至于公交站台上那幅花了你几宿才构思好的广告我只会扫一眼,大脑会迅速做出一个判断,ok,和我没半毛钱关系。而且以后再看到也不会再去关注了。
借用一句很合适,广告像雨点般朝我打来,但都被我一一躲过了。
那么我们的大脑在现实生活中会对哪些信息有反应呢?
大脑里负责筛选信息的叫做海马区,我们可以把它视作大脑的保安,就像你家小区门口保安一样,对业主放行,闲杂人等一律不准入内。海马区为了维护大脑秩序,不让你患精神分裂,它要严格把关,把乱七八糟的信息拒绝在门外。
说到这里我们的任务就非常明确了:
让自己的文案骗过海马区,混进目标用户的大脑。
那这个大脑的保安会对什么样的信息放行呢?根据书上知识的积累与自身实际经验总结。海马区会允许以下几类信息进入:
1.性
2.成功的捷径
3.情感(孩子、爱情)
4.熟悉的品牌
5.八卦热门
6.自己的利益
7.不合常理的冲突
(欢迎补充)
其中自身的利益是最大的部分,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广告在阐述自己如何如何牛逼,但却没有转化成与目标用户利益挂钩的信息。举个例子:
你公司新来了一个同事,闺蜜与你八卦。
“听说他家很有钱哦!”
“哦”
“他老爸搞金融的,在深圳几十套房产呢!”
“哦”
“他去年才从剑桥读研回来,能力和人品都没得说。”
“哦”
“听说他看上你了,想追你,以后你可能就是少奶奶了”
“啥?”
在不知道他要追你的之前,他家里和本人无论多牛都提不起兴趣,因为这些与自己没关系。
文案也是一样,需要把产品的优点转化成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才会引起关注。如:指纹识别,更加安全,转换过来就是:我的小秘密不能给老妈知道;手机闪充功能转换过来就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滴滴专车转换过来就是:冬天的早晨你可以起的晚一点。
自己平时可以多练习一下。
情感也是非常容易进入大脑的,这就是老板每天逼着文案情怀要落地,多写走心文案,要共鸣的原因。如何走心?一定是你描述的场景正好是受众曾经经历过的,唤起了他某种记忆,有感同身受的感受。就像这则房地产广告:
别让你的房子,耽误了你的孩子
这则广告就是抓住亲情这一点进入购房者的大脑,尤其对想给孩子换好点学位房的人更加感同身受。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虽然有的人平时很理智,但在决定购买东西的时候多少会感性,研究并能够抓住用户的情感软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情感类的文案也是运用非常广泛的,如何让文案的情怀落地?是走进用户大脑的重要通道。
又如著名的钢琴学校的那个例子例子:
当我坐在钢琴前时,他们都笑了
直到我琴声响起……
不符合常理的冲突指那些与我们脑海里正常的逻辑相违背,有反差的地方。它需要指出不合理的地方。
如zipcar(不用让人到处开车找车位),一段产品文案开头是这样写的:
“一年350小时用来做爱,但用420小时用来找车位,到底是哪里出了毛病?”
这里面就可以看出冲突在哪里。找停车位的时间比做爱的时间还长,这肯定不合理啊!于是就要做出改变。
又如李叫兽公众号里的例子:
人的体型有成千上万种
而衬衫型号只有十种。
人的体型有成千上万种,但型号只有十种,这不符合常理啊!必须要做出改变,所以就要定制西服,很顺理成章。
八卦热门就是大家所说的借势营销,互联网时代热点更新非常快,所以要求文案人必须跟上民众的话题:
王宝强离婚事件
天津塘沽爆炸
阿联退赛
杜蕾斯在借势营销上做的非常成功。
又比如咪蒙一篇软文做鲜花的广告,成功的搭上了吴奇隆和刘诗诗的婚礼,点击量破百万,而且植入毫无违和感。
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建议大家多看一下。
还有另外几类的信息:
性:无需多言,你懂的
成功的捷径:《XXX速成法》、《我如何在毕业三年内做到年薪100万》这类文章是最好的例子。
熟悉的品牌: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品牌有关注点,比如香奈儿,苹果,lv。这些品牌已经长久的进入大家的大脑层,他们发出的消息也会引起大家关注,也可以借势。
综上所述,我们的文案能不能进入用户的大脑引起关注是决定文案成败的重要因素。
性,情感(孩子、爱情),切身利益,熟悉的品牌,不合理的信息冲突,八卦热门,成功的捷径等是进入用户大脑的通行证。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