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那墙壁后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要在皎洁的明月下享受夜的静美。对幻想主义的我来讲,这好似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唯一担心的是一千个太阳会不会把我烤焦。而司空见惯的现代文明,使我觉得战乱烟火都已是父辈的谈资时,胡赛尼却猝不及防的将我的思绪拉到了真实发生在阿富汗人民近年来的战争生活。
小说始终贯穿战乱,家庭暴力,贫困,悲苦及忍耐悲的相互交织,也展示了宗教给人们生活和生命带来的重要影响。故事的叙述风格依旧那样委婉柔和,笔调诚挚细腻,动人的叙述着两位原本不相关的人物,却因不同的悲剧绑在一块,从开始的水火不容,到最后缔结情深令人动容的故事。
然而,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总有人深情地活着。我不能真正理解阿富汗妇女究竟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更是很难清楚她们如何在失望与希望之中存活,我始终相信,苦难之后是无限的希望。也始终认为,一个民族的苦难纵然千疮百孔,却无法磨灭人民满盛千阳的不沉沦的积极生存态度。
在这里生命中存在太多意外,而意外便成了改变民众生命的常态。这里人们大多没有选择权,总是惊恐地看着时局的变化。苏联军队、联军、塔利班,这些军队的出现,反而让民众拥有更多的被选择权,民众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各种利益和潮流的牺牲品。早上出去了,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已成为一个疑问……
我喜欢书里主人公的自我救赎,她们的信仰美好而坚固。就算颠沛流离,苟且偷生,心中也有对灿烂千阳的向往!最终,莱拉终穿越了战乱抵达了自由与幸福 。时间像塔里克的父亲有时用来给古老的普什图歌谣伴奏的手风琴,能够拉伸和收缩,取决于塔里克在不在她身边。这是书中,有关时间最浪漫的诠释了……
我不知道,那些布卡后的面容藏着多少无奈和恐慌,做不到是你自己的事,午夜梦回,你爱怎么回味就怎么回味,但人前人后,我要你装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你可以的,我们都可以,人都是这般活下来的。玛丽亚姆的一生或许都没有这么多冷清、透彻,可她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寒风有多凛冽,她就有多温暖,而如今,她却用生命换来了莱拉的自由和幸福……
诗人眼中的喀布尔,群山环抱、美丽富饶、河水清冽、城墙巍峨、市场繁荣,她是人们心灵对圣地的向往。这样的喀布尔,原本是多么绝妙的人间天堂!然而,时过境迁,三十多年的战火摧残,喀布尔是否还依然如初。可喀布尔这些善良美丽、勤劳质朴的妇女从未改变,她们依旧是那些被诗人比喻的灿烂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