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理解,摘自百度百科】《杞人忧天》是一则寓言,出自《列子·天瑞篇》。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深入理解,摘自百度百科】文章重要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古代道家学者长卢子也并不赞成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说法,他认为一切事物既有成,就有毁。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的本质在于虚静无为,人也应该以笃守虚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
【学者的理解,摘自中华科学文明史】了解了道家观察自然的态度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开始探索道家学者观察自然的动机了。答案仍在道家的著作中,我们只要翻翻《列子》便能找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寓言:杞人忧天。但列子并不主张同情这个杞人忧天的痛苦,而主张告诉他自然的真相,只有这样擦能给予他心灵的瓶颈。这个寓言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知识一个笑话,而强调指出人类在面对自然力的骇人的展示时,需要对自然现象作理性的解释...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灾难性事件,人类立刻就觉得自己更强大、更自信了,...得到心灵的平静。道家学者不满足于像儒家学者那样把注意力局限于人类社会中的事物,他们希望能对自然界有所把握,而实现希望的途径便是观察自然。
我对《杞人忧天》的理解本身停留在笑话的水平,看了《中华科学文明史》不得不佩服作者对文化的理解。 我故意把灾难性 划了一线,是希望读到这段文字的人不要把思维停留在文字的本身。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不确定性事物都会产生焦虑。 比如对待工作、学习中的“不喜欢”,建议仔细地甄别下,到底是“对未知、失败的恐惧”,还是“兴趣不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原因是“恐惧”,“杞人忧天”,但自我解释成“兴趣”。因为,“恐惧” Low(参看公众号:老蒋玩创业1)。最近在谋划一个新产品,曾反反复复陷入“焦虑”之中,和客户、供应链上下游交流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就会产生“焦虑”,仔细想过后,要么发现其实不是问题,要么逼迫自己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现在我比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心态要从容多了,再遇到困难感到焦虑的时候,对自己说一声“应该有办法”。
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杞人忧天又是另一回事,有时如果不把信息披露出来,会造成公司内部的进展情绪,谣言四起,轻则办公室危机,重则陷入公关危机,这样的事情举不胜举。
"深入理解",充满辩证性,但主要为了破除旧思想、提倡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等原因,总是批判的多,评价积极意义的地方少,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白马非马”就出现在考研的试题里等。 这间接也造成了如今社会对中国古典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理解。 虽然,现在国家也提出了学习中国文化的战略,但我觉得政治课本里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正本清源,从欣赏的角度来谈论中国古文化。《中国科学文明史》的作者,作为一个西方人的作品,都可以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评价杞人忧天。为了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如今更应该放掉一点意识形态的东西,来重新品味古人的思想。
以后跟小孩子聊成语的时候,需要把成语来龙去脉查一查,不要停留在成语本身的解释上,帮助孩子分析了解成语,和背后的思想,会有更多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