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国多隐士,有唐代贾岛《寻隐者不遇》里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还有明代诗人林鸿言志的“平生身外无馀物,只有秋山几片云” 。那么,这些有才的人为什么要归隐山林呢?中国最早的隐士又是谁呢?诗经女孩带你看一看《卫风·考槃》这首诗,或许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一、《卫风·考槃》背景
《卫风·考槃》是诗经《卫风》的第二首诗,我们都知道卫地在河南,那么《考槃》讲述了什么故事呢?它其实是中国第一首隐士诗,赞美了一位在山水之间结庐独居的隐士。
那么该隐士为什么要隐居呢?毛诗序云此诗“刺庄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我们就着这个论调去历史上找找根源。
卫国从西周建国到秦朝灭国,延续时间超过900年,比齐国、秦国、楚国都要久远。卫庄公是卫国的第12任君主,他的爸爸卫武公,是卫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中兴之主,最重要的功绩就是救驾周幽王和辅助周平王东迁。诗经《卫风·淇奥》就是歌颂他的诗篇。
可是到了卫庄公时期呢,可能是老爸打的基础太好了,他坐享其成也就罢了,老爸还做主给他娶了诗经里最美丽的女子庄姜,了解庄姜详情见诗经女孩文章《她是诗经里最美的女人,下场却最悲惨!》。不过拥有此美人,卫庄公却不宠幸她,以至于她结婚3年还没生下儿子。
卫庄公喜欢的呢,是一个小妾,小妾生了个儿子叫州吁,卫庄公喜欢得不得了,允许州吁结交大臣,甚至把将兵权都交给了他。在卫庄公封州吁为将的时候,重臣石碏就讽谏道:“庶子好兵,使将,乱自此起。” 这句话就像一句谶语,导致了卫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乱局。而自此而后,卫国就再也没有崛起过。
要知道在当时卫国多贤才,是春秋时期人才培养基地,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物,如商鞅、吕不韦、吴起、荆轲、子贡等等。但是到最后都为其它国家做了嫁衣。卫国不得不靠联姻依附于齐国。那么,这些大将们都去哪儿了呢?商鞅、吕不韦去了秦国,而其它人呢?《卫风·考槃》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生的,一起来看。
二、《卫风·考槃》解析
考槃(pán)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xuān)。
考槃在阿(ē),硕人之薖(kē)。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宣誓快乐不言传。
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考槃(pán):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这是一首至今最古老的隐士之歌,他真切地道出了他隐居的快乐。诗人很像是陶渊明式的隐者,安贫乐道。“涧”、“阿”、“陆”是隐者之地,“考盘”是隐者之乐,“弗过”、“弗告”,是隐者之心。
诗中三章,各有变幻,但是意思大致相同。 “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三句一再地对隐士的形象加以赞扬。“硕人”在那个时代有身体健硕和品行高尚的双重含义。作者反复以“宽”、“薖”、“轴”来形容“硕人”,“宽”的一种解释是心宽,另一种解释则是美貌;“薖”字指貌美,也可引申为心胸宽大;“轴”字一解美貌,一解自由自在。无论作何解释,都是夸赞“硕人”的美好。作者要表现的就是隐士心胸宽广、品德高尚,为人宽厚仁善、不计小节的气质和修养。
“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三句采用正面烘托的手法,写隐士居住环境的幽雅。水涧、山丘、高原,都是离开人群的地方,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俗来俗往。那里是唐代大诗人王维避世居住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地方;是金庸小说里黄药师居住的“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吹玉箫”的地方;是陶渊明笔下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
“独寐寤言”,“独寐寤歌”,“独寐寤宿”,写隐士生活的悠然。可以想象,隐士独居山间草堂,四周围着篱笆,篱笆内外有菜畦、有田地。一个人耕种,可以自给自足。劳动之外读书、写字、弹琴,困了独自睡,醒了天已晌。这样的生活正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所吟:“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隐士在幽静安适的环境中沉醉在自我的天地中,独睡,独思,独自张望,独自说话应答,独自咏诗歌号,独自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在那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真是舒畅自由已极。
做隐士很好,但是“隐居不仕”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一般的隐居诗都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所以这首诗的弦外之音,也值得细细体味。
三、隐士文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从诗经这首最早的隐士诗《考槃》开始,中国古代人开始将隐士文化发扬光大,直到现在。
隐士,隐士,首先隐居者必须是“士”,然后是可以“隐”。“士”而能“隐”,需要有种种条件。若不是“士”,那你居住在乡野之间,便是平头百姓。而像诗中“士”,才可以说永矢弗过:永远不复入君之朝,永不过问世事。
《庄子·缮性》中说:“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
意思是说,古人所谓的隐士,并不是自己要有意识地躲起来不让别人找到,也不是有意识的不发表言论,更不是有意识的隐藏自己的智慧与才能,而是因为世道不顺,为了保全自身,他们只好选择了隐居的生活方式。若到了有道之世,他们自然会出来大显身手!
文中的诗人,若不是遭受了什么不公,也不会躲起来。但是一旦国家用得着的地方,他们会立刻复出的。可以说,这与孔子所说的“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一个道理。
而隐士文化的核心,也是保有“独立”的人格,追求“自由”的心境。他们有的如范蠡,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退隐,因为他意识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而诸葛亮从出生的前二十年一直是隐士,因为他治国救世之才华还没有遇到名世之主刘备;后来诸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
我们读这首《考槃》,可以了解到先人处世的人生哲理,那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善”可以理解为进,“独善”可以理解为退,进退有据,人生才是方得始终。现实迫使士人走向山野,士人又把山野与时政联系起来,因此产生了独特的隐士文化,独立的人格意识。
所以《考槃》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落魄时莫悲伤,得意时莫忘形。你一定要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平台去成就大我。